【词语】 僚属
【全拼】 liáoshǔ
【释义】
  • 属官;属吏。

    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上》:“更始将北都洛阳,以光武行司隶校尉,使前整修宫府。於是置僚属,作文移,从事司察,一如旧章。”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轻诋》:“桓公入洛,过淮泗,践北境,与诸僚属登平乘楼,眺瞩中原。”宋欧阳修《归田录》卷二:“﹝钱思公﹞在西洛时,尝语僚属,言平生惟好读书。”清昭槤《啸亭杂录·禁抑宗藩》:“国初入关时,诸王多著劳绩,故酬庸锡类之典,甚为优厚,下五旗人员,皆为王等僚属,任其差遣。”

  • 【例句】 1、总统所作的决定,经常是他的判断,他对僚属的信任以及对他们的情绪的关怀的混合体。
    2、 他天生就是个僚属,他对待自己的下属,就象吆喝公牛和母牛一般。
    3、 所有总统的僚属,对现在的决定,均表满意。
    4、 在第一天,我的僚属们的意见是令人吃惊的鹰派意见。
    【反义词】 1.僚属 - 上司

    【上司】释义:

  • 汉时对三公的称呼。

    《后汉书·郎顗传》:“金精之变,责归上司。”李贤注:“上司谓司马也,建武二十七年改为太尉。”清钱大昕《恒言录·仕宦》:“汉人称三公为上司。《后汉书·刘愷传》:‘今上司缺职,未议其人。’又云:‘皆去宰相,復序上司。’《杨震传》:‘吾蒙恩居上司。’皆谓三公也。”

  • 用为高级官职的通称。

    三国魏钟会《檄蜀将吏士民文》:“往者吴将孙壹举众内附,位为上司,宠秩殊异。”

  • 旧时属吏对上级长官的通称。

    《晋书·华谭传》:“又在郡政严,而与上司多忤。”《古今小说·汪信之一死救全家》:“汪革又将何县尉停泊中途,诈称拒捕,以致上司激怒等因,説了一遍。”老舍《二马》第二段五:“老马先生坐着的姿式,正和小官儿见上司一样规矩。”

  • 指天神。

    晋陶弘景《授陆敬游十赍文》:“今故賚尔香鑪一枚,熏陆副之,可以腾烟紫阁,昭感上司。”


  • 【相关词】 万户伤心生野烟,百僚何日更朝天? 下僚 专诸刺王僚 众僚 佐僚 俊僚 僚。 僚仆 僚介 僚从 僚佐 僚侍 僚侣 僚俊 僚党 僚列 僚友 僚吏 僚品 僚壻
   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