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】 凉爽
【全拼】 liángshuǎng
【释义】
  • 亦作“凉爽”。凉快。

    清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一》:“新秋凉爽,我倦欲眠,汝何必在此相聒?”魏巍《谁是最可爱的人·挤垮它》:“一阵凉风吹来,着实凉爽得很。”

  • 【例句】 1、凉爽的天,春风习习,尘埃弥漫。
    2、 使人感到凉爽的微风
    3、 迎着凉爽的晨风我坐在地上。
    4、 今晚有凉爽的微风。
    【近义词】 1. 凉爽 - 凉快

    【凉快】释义:

  • 亦作“凉快”。清凉舒适。

    元马致远《岳阳楼》第一折:“师父,这楼上好凉快哩!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回:“好个凉快地方儿,咱们歇歇儿再走。”刘半农《扬鞭集·晓》:“晓风轻轻吹来,很凉快,很清洁,叫我不甘心睡。”

  • 2. 凉爽 - 清凉

    【清凉】释义:

  • 亦作“清凉”。寒凉;凉快。

    《楚辞·远游》:“风伯为余先驱兮,氛埃辟而清凉。”北魏贾思勰《齐民要术·笨麴并酒》:“如无北向户屋,於清凉处亦得。然要须日未出前清凉时下黍。”唐司空图《杨柳枝》诗之一:“烦暑若如烟露裛,便同佛手洒清凉。”宋苏轼《与范子丰》之五:“南方夏热,殊非中原之比,入秋稍得清凉。”清黄周星《六月六日登洞庭西山缥缈峰放歌》:“举头便见蒲萄緑,顿令烦暑化清凉。”老舍《骆驼祥子》十八:“天上已没有一块黑云,洗过了的蓝空与洗过了的一切,像由黑暗里刚生出的一个新的、清凉的、美丽的世界。”

  • 清静,不烦扰。

    《百喻经·煮黑石蜜浆喻》:“而望清凉寂静之道,终无是处。”宋苏轼《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》诗之二:“乐哉无一事,何处不清凉。”元郑廷玉《忍字记》第三折:“忍之一字岂非常,一生忍过却清凉,常将忍字思量到,忍是长生不老方。”清李渔《怜香伴·女较》:“纷纷桃李都收尽,方以外尚餘仙杏,贮我药笼中,引尔清凉境。”

  • 宫殿名。

    《文选·班固<西都赋>》:“清凉宣温,神仙长年。”李善注引《三辅黄图》:“未央宫有清凉殿。”

  • 见“清凉”。

  • 【反义词】 1.凉爽 - 炎热

    【炎热】释义:

  • 犹炎暑。气候极热。

    汉班婕妤《怨歌行》:“常恐秋节至,凉风夺炎热。”晋葛洪《抱朴子·逸民》:“朝为张天之炎热,夕成冰冷之委灰。”唐杜甫《寄杨五桂州》诗:“五岭皆炎热,宜人独桂林。”宋陆游《六七月之交山中凉甚》诗:“城市方炎热,村墟乃尔凉。”巴金《寒夜》二九:“炎热增加他的痛苦,喧哗更像在火上添油。”

  • 指温度高。

    《再生缘》第二一回:“就将御手摩亲面,欣悦道,炎热如何去几分?”

  • 比喻权贵。

    清刘大櫆《赠资治大夫吴府君墓表》:“平生不趋走炎热……足跡未尝入官府。”

  • 比喻热闹。

    清李渔《凰求凤·伙谋》:“风运太蹊蹺,后庭炎热,前院萧条。”


  • 2.凉爽 - 炙热

    【炙热】释义:

  • 炽热。

    清杨炳《农夫叹》诗:“日如火,火繖初张避犹可;日如汤,炙热之势不可当。”巴金《将军集·五十多个》:“他走进一家铁匠铺,拿起一个大铁锤,向着一块炙热的红铁打下去。”


  • 3.凉爽 - 闷热

    【闷热】释义:

  • 气温高,气压低,使人感到躁热气闷、不畅快。

    茅盾《子夜》三:“午后,满天乌云,闷热异常。”曹禺《雷雨》第一幕:“天气这样闷热,回头多半下雨。”


  • 【相关词】 《凉凉》 《凉州词》 《荒凉山庄》 一斛凉州 一槃古月色,竹影凉毰毸。 不凉不酸 世事炎凉 世态炎凉 乍凉咋凉 乘凉 乘凉。 五凉 今夜纱厨枕簟凉 伊凉 伏凉儿 余凉 八尺龙须方锦褥,已凉天气未寒时 冬暖夏凉 冰凉 冲凉
   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