脸;脸上的表情。
鲁迅《呐喊·孔乙己》:“掌柜是一副凶脸孔。”柳青《铜墙铁壁》第八章:“坏种脸孔煞白,偷瞟了一眼满院的人群。”沙汀《凶手》:“他呆了好一会,然后抽一口气,把脸孔埋到手掌里去了。”
【嘴脸】释义:
脸;脸庞。
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八:“大大一个面庞,大半被长鬚遮了,可煞作怪,没有鬚的所在,又多有毛长寸许,剩却眼睛外,把一个嘴脸遮得缝地也无了。”
容貌;模样。
《西游记》第九三回:“那驛丞看见嘴脸丑陋,暗自心惊,不知是人是鬼。”《醒世恒言·两县令竞义婚孤女》:“那月香好副嘴脸,年已长成。”艾芜《人生哲学的一课》:“摆出做生意人的正经嘴脸,把货拿到灯光灿烂的街上,去找主顾。”
丑恶的面目;猥琐的模样。
元秦简夫《东堂老》第一折:“挐来!你那嘴脸是掌财的?”《红楼梦》第六回:“刘氏一旁接口道:‘你老虽説的好,你我这样嘴脸,怎么好到他门上去?’”鲁迅《伪自由书·后记》:“这真是‘胸中不正,则眸子眊焉’,寥寥几笔,就画出了这位文学家的嘴脸。”
犹言面子;脸面。
元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三折:“小孩儿有甚嘴脸来见姑娘!”《醒世恒言·杜子春三入长安》:“我当初出长安别亲眷之日,送什么《感怀诗》,分明与他告絶了,如今还有甚嘴脸好去干求他?”
脸色。指脸上的表情或对人的态度。
《醒世恒言·李玉英狱中讼冤》:“那焦氏因用了许多银钱,不能够中选,心中懊悔气恼,原翻过向日嘴脸,好衣服也剥去了。”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一回:“但是他自从到省以来,署院一直没有给他好嘴脸,差使更不消説得。”茅盾《昙》:“对于姨太太的假意周旋,她早就不高兴,但如果她又看见了那女仆退出房外时的一副不尴不尬的嘴脸,她一定还要大大地生气。”
【面目】释义:
面孔;面貌。
《诗·小雅·何人斯》:“有靦面目,视人罔极。”《资治通鉴·唐懿宗咸通十年》:“泗州被围凡七月,守城者不得寐,面目皆生疮。”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五九回:“韩道国到家,拜了家堂,脱了衣裳,净了面目,夫妻二人,各诉离情一遍。”丁西林《一只马蜂》:“﹝余小姐﹞姿态美丽,面目富有表情,服装精致。”
比喻事物呈现的景象、状态。
唐冯贽《云仙杂记》卷三:“王徽之以菖蒲映竹,曰:‘菖蒲止以九节为贵,而此君面目耸然。’”宋苏轼《题西林壁》诗: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”明沉德符《野获编·勋戚·世官》:“我本书生起家,身后子孙通塞不可知,第还我穷秀才面目足矣。”胡适《百二十回本<忠义水浒传>序》一:“明代《水浒》面目,遂得重睹。”
面子;颜面。
《国语·吴语》:“使死者无知,则已矣;若其有知,吾何面目以见员也。”《汉书·王陵传》:“今高帝崩,太后女主,欲王吕氏,诸君纵欲阿意背约,何面目见高帝於地下乎!”《水浒传》第三七回:“众囚徒见宋江有面目,都买酒来与他庆贺。”夏衍《上海屋檐下》第一幕:“你这样做就使我犯了罪,犯了一种没有面目见朋友的罪!”
情面。
《三国演义》第六六回:“云长执剑在手曰:‘休再言!此剑上并无面目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