亦作“连亙”。接连不断,绵延。
北魏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·高阳王寺》:“白壁丹槛,窈窕连亘,飞簷反宇,轇轕週通。”《新五代史·前蜀世家·王建》:“﹝乾德﹞二年冬,北巡,至于西县,旌旗戈甲,连亙百餘里。”明徐弘祖《徐霞客游记·滇游日记六》:“西一里,丛木蒙茸,雪痕连亙,遂造其极。”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粉蝶》:“开眸,忽见岛屿,舍宇连亘。把棹近岸,直抵村门。”郁达夫《蜃楼》七:“从虚掩在那里的格子门里望去,一层高似一层是一堆高低连亘的矮矮的山冈。”
见“连亘”。
标准版 | 客户端
合作/定制QQ:1225976870
网尚实用查询 2011-2023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