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】 连累
【全拼】 lián lěi
【释义】
  • 累累;累积。

    汉班固《白虎通·封禅》:“宾连者,木名也,其状连累相承。”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工匠彫刻,连累日月。”《齐民要术·五穀果蓏菜茹非中国物产者》引晋嵇含《南方草物状》:“豆蔻树,大如李;二月花色,仍连著实;子相连累。”

  • 连连;接连不断。

    晋干宝《搜神记》卷五:“吾求不见,连累为鞭杖。”唐李绰《尚书故实》:“公自述高伯祖嘉祐,开元中为相州都督,廨宇有灾异,郡守物故者连累。”宋范浚《张府君墓志铭》:“初龟年来兰溪,从予学,府君以书先之,问可不可,辞连累数牘。”

  • 由于事情牵连到别人,使别人也受到损害。

    唐白居易《故滁州刺史赠刑部尚书荥阳郑公墓志铭》:“彭果领五府,奏公为节度判官。会果坐赃,连累僚佐,贬光化尉。”元杨梓《霍光鬼谏》第二折:“我只怕又连累咱满门良贱。”老舍《茶馆》第三幕:“我又忽然这么一走,也许要连累你们!”

  • 【例句】 1、她可能不怕连累了姊姊。
    2、 诊断这些疾病时,应警惕其它器官系统受到连累
    3、 他又是一个无连累、喜社交的人,这就更加容易使这个愿望实现了。
    4、 这种举动将会连累你的名誉。
    【近义词】 1. 连累 - 拖累

    【拖累】释义:

  • 连累;牵累。

    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十回:“秦中书听了这个话,叹了一口气,道:‘这都是好亲家拖累这一场,如今却也没法了!’”清黄六鸿《福惠全书·莅任·驭衙役》:“尤可恨者,花户钱粮,年年听其包揽,里社吞声赔纳,官吏少有拂意,挑唆无赖叩閽,动輒拖累多人。”张恨水《啼笑因缘》第二二回:“沉大娘垂泪道:‘我让这孩子拖累得不得了,若有养病的地方,就送她去吧!’”康濯《腊梅花·卫星嫂》:“要论孩子和家务的拖累,村里自然数她经见的最多。”

  • 2. 连累 - 株连

    【株连】释义:

  • 亦作“株联”。谓一人有罪而牵连多人;连累。

    《新唐书·奸臣传上·李林甫》:“勣浮险,欲助林甫,乃上有隣变事,捕送詔狱赐死。逮引裴敦復、李邕等,皆林甫忌恶者,株连杀之。”《新唐书·怀懿太子凑传》:“﹝王守澄﹞又以王贤,有中外望,因欲株联大臣族夷之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五:“今这奴才,死不肯招,若必求其人,他又要信口诬害,反生株连。”鲁迅《华盖集续编·我还不能“带住”》:“我本没有去‘混斗’,倒是株连了我。”

  • 3. 连累 - 牵连

    【牵连】释义:

  • 关联。

    《淮南子·要略》:“理万物,应变化,通殊类,非循一迹之路,守一隅之指,拘繫牵连之物,而不与世推移也。”《朱子语类》卷七五:“参伍是相牵连之意。”康濯《春种秋收·牲畜专家》:“我不知道刘春堂跟牲口市上的买卖有什么牵连。”

  • 连接;联系。

    明唐顺之《叙广右战功》:“公兵与百户兵牵连行至城,城中人讙,始知柳州兵之能战贼也。”艾青《双尖山》诗:“使南北的居民保持了一线牵连。”

  • 犹联袂。

    清钱泳《履园丛话·景贤·书周孝子事》:“子善书画,而无门可投;吾多交游,而无物为贄,盍牵连南行,彼此各有所济。”

  • 株连;连累。

    宋欧阳修《镇安军节度使程公神道碑铭》:“自仲淹贬而朋党之论起,朝士牵连出,语及仲淹者,皆指为党人。”清昭槤《啸亭续录·牧庵相国》:“后因闽中事牵连,謫戍西域。”鲁迅《书信集·致郑振铎》:“若与此辈理论,可以被牵连到白费唇舌,一事无成。”

  • 留连;牵挂。

    唐韩愈《刘统军碑》:“既葬,将反柩于京师,舍于墓次,故吏文武士门人,送客讫事,会哭将退,咸顾恋牵连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五回:“奴去也,莫牵连。”

  • 犹缠绵。

    元朱孟翁《春日田园杂兴》诗:“牧儿懒散骑牛过,游子牵连信马行。”

  • 拖延。

    唐杜牧《雪中书怀》诗:“北虏坏亭障,闻屯千里师;牵连久不解,他盗恐旁窥。”

  • 【相关词】   合纵连横 《连城诀》 《连续群》 一字连城 一脉相连 一路连科 一连 一连串 一连叠 一连气 一连气儿 一迭连 一通连 七星连珠 三国连太郎 三打不回头,四打连身转 三连 三连串票 三连冠 下连
   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