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络;结合。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五四回:“联合了山东同乡京官,会衔参了一本。”孙中山《遗嘱》:“深知欲达到此目的,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,共同奋鬭。”陈毅《过太行山书怀》诗:“政治尊民主,联合定大计。”
结合一起;共同。
明唐顺之《为紧急军情事行卢副总兵牌》:“多方调度其原驻扎各营,自行照旧联合进兵,不许逗留观望。”如:联合声明;联合举办。
两块以上的骨头长在一起或固定在一起,叫做联合,如耻骨联合、下颌骨联合等。
【团结】释义:
唐宋时地方民兵丁壮组织。亦指该类组织的士兵。
《资治通鉴·唐代宗大历十二年》:“又定诸州兵,皆有常数,其召募给家粮春冬衣者,谓之‘官健’;差点土人,春夏归农,秋冬追集,给身粮酱菜者,谓之‘团结’。”宋李纲《乞修军政札子》:“团结、保伍废,而无以相维持;教閲、战阵废,而无以习攻击。”宋王禹偁《前普州刺史康公预撰神道碑》:“招集团结,得刀手三千人,败刘泽三万人。自是贼势稍沮。”
组织;集结;联合。
宋司马光《涑水记闻》卷十三:“熙寧中,朝廷遣刘起刘彝相继知桂州,以图交趾。起彝作战船,团结洞丁,以为保甲。”宋苏轼《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》之一:“自澶渊讲和以来,百姓自相团结为弓箭社。”《明史·明玉珍传》:“玉珍与里中父老团结千餘人,屯青山。”清刘大櫆《义士吴君传》:“復团结乡兵固守,而汉阳亦赖君以全。”周恩来《建设与团结》:“为了有效地工作,科学家必须团结。”
指分散物聚拢成团。
明包汝楫《南中纪闻》:“其人色黑似墨,颠毛不及寸,皆团结如螺。”清张岱《陶庵梦忆·龙山放灯》:“山下望如星河倒注,浴浴熊熊;又如隋煬帝夜游,倾数斛萤火於山谷间,团结方开,倚草附木迷迷不去者。”
和睦;友好。
谢觉哉《团结、谦虚、进步!》:“团结、谦虚是人类应有的本能,也是我们国家悠久的传统。”邓小平《贯彻调整方针、保证安定团结》四:“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,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。”
【连合】释义:
犹联合。
三国蜀诸葛亮《将苑·南蛮》:“南蛮多种,性不能教,连合朋党,失意则相攻。”明冯梦龙《智囊补·兵智·赵充国》:“匈奴连合诸羌,使解仇作约。”冰心《最后的安息》:“将她们的精神,连合在一处,造成了一个和爱神妙的世界。”
犹联系。
李劼人《大波》第二部第六章:“到底连合现实,最后说了几句祝贺新娘成为一个贤妻良母的模范。”
【分散】释义:
离散;别离。
《左传·桓公五年》:“公疾病而乱作,国人分散。”唐杜甫《月夜忆舍弟》诗:“有弟皆分散,无家问死生。”《古今小说·木绵庵郑虎臣报冤》:“贾涉自从胡氏母子两头分散,终日闷闷不乐。”巴金《怀念萧珊》四:“从昆明到桂林,从金华到温州,我们分散了,又重见,相见后又别离。”
散发;施与。
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,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。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。”《孔子家语·儒行解》:“分散者,仁之施也。”宋无名氏《儒林公议》卷下:“利用自居贵位,积聚巨万,不知分散。”
指分配。
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三六:“在塚上分散的衣物数目,小生也多听得明白。”
分开;散开。
《南史·孝义传下·卫敬瑜妻王氏》:“墓前柏树忽成连理,一年许还復分散。”唐韩愈《黄陵庙碑》:“庭有石碑,断裂分散在地,其文剥缺。”朱自清《执政府大屠杀记》:“我不知卫队的第一排枪是不是朝天放的,但即使是朝天放的,也不算是警告,因为未开枪时,群众已经分散。”
【孤立】释义:
孤独无助,得不到同情或援助。
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子婴孤立无亲,危弱无辅。”《后汉书·刘陶传》:“如是则南道断絶,车骑之军孤立,关东破胆,四方动摇。”宋苏轼《上初即位论治道·道德》:“强者为敌,弱者为怨,四海之内,如盗贼之憎主人,鸟兽之畏弋猎,则人主孤立,而危亡至矣。”《明史·辛自修传》:“请勿以爱憎为喜怒,排抑孤立之人。”老舍《女店员》第二幕:“老太太站在媳妇那边去了,孩子也向着妈妈,我不是孤立了吗?”
谓使孤独无助,使得不到同情或援助。如:团结同志,孤立敌人。
独立,无所依傍或联系。
《汉书·张汤传》:“禹奉公孤立。”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沽水》:“山石白色特上,亭亭孤立,超出群山之表。”唐李颀《送东阳王太守》诗:“野鹤每孤立,林鼯常昼悲。”清刘大櫆《金氏节母传》:“忧危困苦,丛集其心;饥饿寒冻,交迫其体,而太恭人一若冥然无知,独身孤立於层冰积雪之中,卒使金氏之门,烝尝无缺,坠而復兴。”田北湖《论文章源流》:“未有单词隻句,可以为句者;亦未有一语孤立,可以为章者。”周立波《金戒指》:“这脚店孤立在村尾,离开最近的人家也有半里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