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才。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八:“立刻的事,他不过走在亲眷家里,料去不远。”
马上。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二:“﹝岳商卿﹞立刻取伎籍来,与他除了名字,判与从良。”清李渔《巧团圆·防辱》:“不好了,贼兵已到城下,立刻就要近身。”高云览《小城春秋》第二四章:“周森一翻身从地上爬起,立刻头也不回地往外溜跑了。”
【即刻】释义:
立刻。
《警世通言·杜十娘怒沉百宝箱》:“倘若妈妈失信不许,郎君持银去,儿即刻自尽。”沈从文《灯》:“因为恐怕我不能即刻回家,她就走了。”
【立即】释义:
即刻,立时。
曹禺《日出》第二幕:“王福升探身向屋内张望,见无人,立即引进黑三。”
【立时】释义:
犹立刻。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:“立时准状,僉牌来拿陈定到官。”郑振铎《取火者的逮捕》:“宙士并没有立时发作。”
【立马】释义:
驻马。
唐朱庆馀《过旧宅》诗:“荣华事歇皆如此,立马踟蹰到日斜。”明高启《大梁行》:“立马尘沙日欲昏,悲歌感慨向夷门。”
犹立刻。
贺敬之等《惯匪周子山》第三场第一小场:“对!老田!立马写上封鸡毛信给上川红军。”
【马上】释义:
马背上。多指征战武功。
《史记·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陆生时时前説称《诗》《书》,高帝駡之曰:‘迺公居马上而得之,安事《诗》《书》?’陆生曰:‘居马上得之,寧可以马上治之乎?’”明王世贞《艺苑卮言》卷八:“明兴,高帝创自马上,亦復优礼儒硕。”《醉醒石》第十五回:“深心薄马上,抑志延清流。”
比喻在职做官。
《中国现在记》第二回:“既而一想,我亦是个男子汉大丈夫,小虽小,到底还在马上,不比他失势之人,我又何必怕他?”从维熙《远去的白帆》六:“寇安老头当时还在马上,他把这对情侣饲养在龙眼葡萄棚架之下。”
即时;立刻。
元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第三折:“爷,有的就马上説了罢!”明唐顺之《请游兵疏》:“命下之后,即便马上差人齎文星驰付山西保定二廵抚处。”老舍《黑白李》:“老四也不催我,显然他说的是长久之计,不是马上要干什么。”
【半晌】释义:
许久,好久。
《醒世恒言·李玉英狱中讼冤》:“李承祖道:‘如此便怎么好?’和尚沉吟半晌,乃道:‘不打紧!’”巴金《砂丁》一:“听了她的这番话,他呆了一下,埋下头半晌不说话。”
半日。如:前半晌我在学校里,后半晌我在家里。
【持久】释义:
维持长久;长期坚持。
《吴子·料敌》:“厚其父母妻子,劝赏畏罚,此坚陈之士,可与持久。”宋曾巩《熙宁转对疏》:“如是而用之以持久,资之以不息,则积其小者,必至於大。”明徐渭《拟上府书》:“利於速战,不利於持久。”张天翼《欢迎会》:“台上那位英雄跟强小国的军队面对面楞着已经持久到了十来分钟。”
【稍后】释义:
1.在时间上偏后的。【缓慢】释义:
亦作“缓漫”。不迅速,迟缓。
《书·舜典》“直而温,宽而栗”唐孔颖达疏:“正直者失於太严,故令正直而温和;宽弘者失於缓慢,故令宽弘而庄栗。”唐皎然《诗式·诗有六迷》:“以虚诞而为高古,以缓漫而为冲澹。”宋赵与时《宾退录》卷二:“蔡襄如少年女子,体态娇嬈,行步缓漫,多饰繁华。”汪东《法国革命史论》:“巴黎市民,不耐议院举动之缓漫,大举围议院。”巴金《寒夜》二九:“母亲也看得出他在用缓慢的脚步走向死亡。”
【迟缓】释义:
缓慢。
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:“性既迟缓,与人无伤。”唐韩愈《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》诗:“当忧復被冰雪埋,汲汲来窥诫迟缓。”曹禺《北京人》第一幕:“屋内悄无一人,只听见靠右墙长条案上一座古老的苏钟迟缓地迈着‘滴滴答答’的步子。”
【迟钝】释义:
亦作“遅钝”。谓货物不易售出;销路不畅。
《后汉书·五行志一》:“遅钝之畜,而今贵之。”宋梅尧臣《杜挺之将出京遗予薪刍豆》诗:“餘粮迟钝不暇惜,均於朋契惟义惇。”一本作“滞钝”。许杰《我的写作生活》:“而在另一方面,也因中国的文艺市场迟钝,要靠稿费收入,每至不容易生活。”
谓思想、感官、行动等反应慢,不灵敏。
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奂传》:“吾初忧其迟钝,今治军,诸将少能及者,吾无忧矣。”《北齐书·李绘传》:“下官肤体疏嬾,手足迟钝,不能逐飞追走,远事佞人。”宋俞文豹《吹剑录》:“文豹谓士大夫与其敏给也寧迟钝。”《明史·李裕传》:“人材质不同,偏执类酷,迟钝类软。”茅盾《路》四:“就是神经迟钝的人也嗅得出到处紧张的空气。”丁玲《水》三:“望着大福的三爷,在一双迟钝的眼里又挤出两颗眼泪来。”
谓锈蚀;不锋利。
《艺文类聚》卷三五引晋束晳《贫家赋》:“釜迟钝而难沸,薪鬱絀而不然,至日中而不熟,心苦苦而飢悬。”梁斌《播火记》四九:“灾难像锈钝了的锉刀,生涩、迟钝地锯锉着人们的生命。”
缓慢,不迅速。
清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四》:“某扶乩之人,遇能书者则书工,遇能诗者即诗工,遇全不能诗能书者则虽成篇而迟钝。”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十:“康祺初入京,尚闻有一洗万古之謔,盖取杜句嘲之,以见升迁迟钝也。”端木蕻良《鴜鹭湖的忧郁》:“小女孩惶悚地小鸡样地向他疑惑地看了一眼,把举起来的镰刀迟钝地放下来。”
谓声音低沉粗重。
冯雪峰《月灾》:“我们投进了它的怀里去的时候,它就发出了一阵厌烦的迟钝的低微声音来。”峻青《黎明的河边·烽火山上的故事》:“在那万山丛中,不时地传来了沉重而迟钝的炮声。”萧军《羊·军中》:“同时在最后一百的数目里,棒子起落的声音迟钝了,不轻妙,折扣打得比较少--军中普通打人,照例是‘数十打五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