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】 立功
【全拼】 lì gōng
【释义】
  • 建树功绩;建立功劳。

    《左传·襄公二十四年》:“大上有立德,其次有立功,其次有立言,虽久不废,此之谓不朽。”孔颖达疏:“立功,谓拯厄除难,功济于时。”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:“大丈夫无它志略,犹当效傅介子、张騫立功异域,以取封侯,安能久事笔研间乎?”唐柳宗元《非国语下·董安于》:“受赏者耻,则立功者怠。”清钱谦益《直隶河间府通判刘儒恩授承德郎制》:“率彼师徒,捣其窟穴,此劳人报国之秋,而志士立功之会也。”

  • 取得功效。

    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定势》:“连珠七辞,则从事於巧艳,此循体而成势,随变而立功者也。”

  • 【例句】 1、他要等到立功、创业的时机成熟时才醒来。
    2、 立功折罪
    3、 儿子立功,做娘的脸上也好看。
    4、 首恶必办,胁从不问,立功受奖。
    【反义词】 1.立功 - 犯罪

    【犯罪】释义:

  • 触犯法律而构成罪行。

    《汉书·宣帝纪》:“今百姓多上书触讳以犯罪者,朕甚怜之。”宋司马光《论不得言赦前事札子》:“臣伏覩今月二十三日手詔,应官吏黎庶犯罪在赦前者,并依前后勑条施行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三七回:“小人是个犯罪配送江州的人,今日错过了宿头,无处安歇。”洪深《五奎桥》第一幕:“你们今天所做的事,几乎没有一件不是犯罪的。”


  • 【相关词】 .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,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。 “花间自欲裴回立,稚子牵衣不许人。”  伫立  立陶宛 《松柏高立图》 《独立宣言》 《独立日》 《立春》 一人立志,万夫莫夺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万立骏 三分鼎立 三十儿立 三十而立 三国鼎立 三权分立 三立 三足鼎立 上无片瓦,下无立锥 上无片瓦,下无立锥之地
   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