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同心;不团结。
《楚辞·离骚》:“何离心之可同兮?吾将远逝以自疏。”朱熹集注:“离心,谓上下无与己同心者也。”五代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·竹义》:“帝谓诸王曰:‘人世父子兄弟尚有离心离意,此竹宗本不相疏。人有怀贰心,生离间之意,覩此可以为鑑。’”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六回:“军士离心,窃为王危之。”
指异心。
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民无据依,不知所力,各有离心。”《周书·寇洛李弼等传论》:“于时将有离心,士无固志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八:“今年纪已老,又有了些痰病,诸姬妾皆有离心。”
离开中心。如:离心力;离心作用。
别离之情。
隋杨素《赠薛播州》诗:“木落悲时暮,时暮感离心;离心多苦调,詎假雍门琴。”宋寇準《夏日》诗:“离心杳杳思迟迟,深院无人柳自垂。”明杨慎《感怀六言》:“梦搅离心夜夜,愁添旅髩星星。”
【同心】释义:
齐心。
《易·繫辞上》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。”唐杜甫《提封》诗:“提封汉天下,万国尚同心。”明李贽《又答石阳太守》:“我二人老矣,彼此同心,务共证盟千万古事业,勿徒为泛泛会聚也!”洪深《香稻米》第二幕:“依我说,大家同心合作!”
共同的心愿;心思相同。
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欲贵者,人之同心也。”《醒世恒言·灌园叟晚逢仙女》:“众女子相见毕,説道:‘正要来看十八姨,为主人留坐,不意姨至,足见同心。’”清李渔《怜香伴·神引》:“[生]使者到此,莫非为崔曹二女作合么?[小生]然也。[生]可见神佛原有同心。”
志同道合;情投意合。
《古诗十九首·涉江采芙蓉》:“同心而离居,忧伤以终老。”唐李德裕《鸳鸯篇》:“君不见昔时同心人,化作鸳鸯鸟。”清李渔《巧团圆·剖私》:“怎奈侣伴虽多,同心却少。”
引申为知己。
唐王维《送别》诗:“置酒临长道,同心与我违。”
指同心结。
唐长孙佐辅《答边信》诗:“挥刀就烛裁红綺,结作同心答千里。”宋郑文妻孙氏《忆秦娥》词:“闲将柳带,试结同心。”明刘基《双带子》诗之二:“结得同心欲寄郎,还将双带刺鸳央。”清吴骞《扶风传信录》:“从今后必再要与你订山盟海誓全,必再要挽同心情更欢。”详“同心结”。
指共一个中心或核心。
南朝梁简文帝《对烛赋》:“於是摇同心之明烛,施雕金之丽盘。”唐韩翃《送王少府归杭州》诗:“葛花满把能消酒,梔子同心好赠人。”宋梅尧臣《杨乐道留饮席上客置黄红丝头芍药》诗:“万丝必同心,千叶必同萼。”
【异志】释义:
二心;叛离之心。
《左传·襄公十六年》:“荀偃怒,且曰:‘诸侯有异志矣。’”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董卓拥制强兵,将有异志。”宋沉作喆《寓简》卷八:“梦有神人谓曰:‘廷璋忠实无异志,不可妄杀。’”梁启超《匈加利爱国者噶苏士传》第十二节:“噶苏士既解印綬,旋察古鲁家之异志,知事不可为,乃避难于突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