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】 篱门
【全拼】 lí mén
【释义】
  • 竹篱的门。常借指隐居的茅舍。

    《南史·萧眎素传》:“独居屏事,非亲戚不得至其篱门。”《宋史·隐逸传中·杜生》:“所居去县三十里,有屋两间,与其子并居,前有空地丈餘,即为篱门,生不出门者三十年。”清顾炎武《摄山》诗:“一入篱门人世别,几人能不拜萧公。”

  • 【例句】 1、我们来到一个有的围那儿。
    2、 "方欲进去,忽见路旁有一石碣,亦为留题之备"
    3、 他们绕着怪石向前走去,上了石阶,前面却是一带竹,中间留了一道小,刚够一个人出入。
    【相关词】 ‘皮笊篱,—一捞个罄尽’。 “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。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 东篱 东篱乐府 东篱把酒黄昏后 依人篱下 傍人篱壁 傍人篱落 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关籥蕃篱 听篱察壁 墙篱 寄人篱下 寄篱 就送你个‘皮笊篱,—一捞个罄尽’。 巴篱 幂篱 找篱 抓篱 抢篱
   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