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】 厘税
【全拼】 lí shuì
【释义】
  • 晚清起实行的一种商业税。分坐厘、行厘两种,前者征货物交易税,后者征货物通过税。因税率按货值抽若干厘,故名“厘税”。又叫“厘捐”、“厘金”。

    咸丰三年(1853年)起征,至1931年裁撤。康有为《上清帝第二书》:“窃闻与日本议和,有割奉天沿边及台湾一省,补兵餉二万万两,及通商苏杭,听机器洋货流行内地,免其厘税等款。”

  • 指厘捐及海关税。

    清李鸿章《复蒋芗泉书》:“惟沪上……釐税所入,尽供湘淮全军,东豫数省剿捻之用。”杨玉如《辛亥革命先著记》第八章第二节:“其餘釐税,除海关外,一律裁撤,曾经晓諭在案。”参见“釐捐”。

  • 【例句】 1、好!原料,子口捐,一重一重加上去,就比外国原料还要贵了!
    2、 近代中国海关的基本职能是监管进出口贸易、收关、缉走私、制进出口统计,同时兼办沿海及内河航务、务、政、疫、象、外债和对外赔款的海关担保与清偿支付,代征金、关等附加捐,甚至筹办国际博览会、育(文馆、务专门学校)及中国政府特派的外交事务等等。
    【相关词】 .厘米 《秒速五厘米》 一分一厘 一厘一毫 不失毫厘 不差毫厘 丕厘 保厘 允厘 克-厘米 公厘 分厘 分厘卡 分厘毫丝 分毫析厘 厘举 厘事 厘任 厘克 厘分
   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