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】 冷食
【全拼】 lěngshí
【释义】
  • 古人寒食节不生火,只吃冷的食物。

    晋陆翽《邺中记》:“鄴俗,冬至一百五日为介子推断火,冷食三日,作乾粥,是今之糗。”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三七回:“国人思慕子推,以其死于火,不忍举火,为之冷食一月。后渐减至三日。”

  • 指寒食节的食物。

    唐张籍《寒食内宴》诗之一:“廊下御厨分冷食,殿前香骑逐飞毬。”

  • 谓生冷的食物。

    《云笈七籤》卷七五:“韩藏法师疗病法:疗腹中冷食不消,将粉摩身,并以方寸七好酒,冷合和服,无不差。”陈毅《野营》诗:“冷食充肠消永昼,禁声捫蝨对山花。”

  • 今多指凉食,如冰棍、冰淇淋等。

  • 【例句】 1、去骨的家禽肉扎紧,然后煮熟,用肉冻覆盖;作冷食吃。
    2、 甜菜汤热食或冷食的甜菜汤,通常添加酸奶油
    3、 很多酒馆还经营某种快餐,提供冷食,有时也有热馅饼或烤三明治卖。
    4、 在这样的热天吃冷食更好.
    【相关词】 “寻寻觅觅,冷冷清清,凄凄惨惨戚戚。” “炒冷饭 “炒冷饭”  冷军  冷战 《十万个冷笑话》 《烟花易冷》 《这个杀手不太冷》 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傍观冷眼人 不冷不热 不择生冷 世界冷兵器 严冷 人体冷冻 人情冷暖 人面逐高低,世情着冷暖 令人齿冷 余杯冷炙 余热制冷 傍观冷眼
   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