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】 冷僻
【全拼】 lěngpì
【释义】
  • 冷落偏僻。

    唐白居易《初到郡斋寄钱湖州李苏州》诗:“霅溪殊冷僻,茂苑太繁雄。”赵光荣《里湖纪游》诗:“名胜众所趋,谁歟耽冷僻。”沙汀《一个秋天晚上》:“因为这是一个冷僻的所在,背负着大山,前面又是湍激奔腾的河流,便在平日,只等公所的大门一关,竟也很难再找出一个人影子的。”

  • 不常见的。多指字、名称、典故、书籍等。

    清赵翼《瓯北诗话·高青邱诗》:“钟谭等又从一字一句,标举冷僻,以为得味外味,则幽独君之鬼语矣。”徐迟《火中的凤凰》:“他从欧洲回国不久,无意间从一本冷僻的刊物上读到常熟藏书家丁氏的四首绝句。”

  • 指性格孤僻。

    茅盾《幻灭》六:“她自悔往日太冷僻,太孤傲,以至把一切人都看作仇敌。”

  • 【例句】 1、有时,他为了自得其乐,故意提些冷僻的问题刁难我。
    2、 作品是微妙的,冷僻的,幻想的一幅带紫边的雪景。
    3、 冷僻
    4、 他慌慌张张跑进了一条冷僻小巷的时候,脚下绊着什么东西,他就跌倒了。可是像弹簧似的他又立刻跳了起来。
    【近义词】 1. 冷僻 - 偏僻

    【偏僻】释义:

  • 荒僻,交通不便。

    《英烈传》第二七回:“那士卒因地方偏僻,全不提防,都酣酣的大睡。”清姚鼐《张仲絜时文序》:“﹝常熟﹞虽偏僻下邑,其士人多知乘时,或逾於都会广聚之区,习使之然也。”鲁迅《朝花夕拾·五猖会》:“我家的所在很偏僻。”杨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二章:“热河省一个偏僻的山村里,住着一家姓李的人家。”

  • 引申为孤陋,见闻短浅。

    清和邦额《夜谭随录·梁生》:“二兄偏僻,必以我言为河汉,请晰言之,可乎?”

  • 指冷僻,不常见。

    许地山《换巢鸾凤》:“我先说了,不许用偏僻的句。”

  • 偏颇,不公正。

    元无名氏《刘弘嫁婢》第二折:“你道的差了,天有万物於人,人无一物於天,天有甚么偏僻那?”清梁绍壬《两般秋雨盦随笔·理学偏僻》:“王荆公以《春秋》为断烂朝报,不列六经;程伊川以《资治通鑑》为玩物丧志,禁人勿习。讲理学者偏僻,往往如此。”胡蕴玉《中国文学史序》:“放言倡论,冒为经世之谈;袭貌遗神,流为偏僻之论。”

  • 指房中术。

    宋周密《志雅堂杂钞·人事》:“士大夫至晚年,多事偏僻之术;往往无子者,盖交感之道,必精与气,然后生育。而偏僻之术,多加以繫缆之法,盖气不过,所以无子也。”元朱庭玉《梁州第七·妓门庭》套曲:“有几多説不尽人不会的偏僻、风流、是非,造次不容易。”

  • 2. 冷僻 - 冷清

    【冷清】释义:

  • 冷落寂寞。

    《红楼梦》第九回:“难道怕我上学去,撂的你们冷清了不成。”《续孽海花》第三一回:“本来想去看戏,小宝姊有堂差,你又没有来,我一个人很冷清,也就回来了。”郁达夫《沉沦》四:“他同那日本学生坐了电车,经过了几条冷清的街巷,就在鹤舞公园前面下了车。”

  • 3. 冷僻 - 生僻

    【生僻】释义:

  • 不常见的;不熟悉的。

    瞿秋白《论文学革命及语言文字问题·罗马字的中国文还是肉麻字中国文》:“这里用的汉字往往是特别生僻的字。”吴组缃《<山洪>重版题记》:“这书原名《鸭嘴涝》,在重庆印过一版。当时许多朋友都说书名不好,因为过于生僻。”杨沫《昔日童工唱出的歌儿》:“她作品中没有晦涩、生僻的华美词藻。”

  • 4. 冷僻 - 罕见

    【罕见】释义:

  • 少见。

    《礼记·少仪》:“罕见曰闻名,亟见曰朝夕。”郑玄注:“罕,希也。”晋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中夏比焉,毕世而罕见。”清李渔《慎鸾交·计竦》:“一科鼎甲之中,倒有两个青年玉笋,这也是罕见之事。”

  • 5. 冷僻 - 荒僻

    【荒僻】释义:

  • 荒凉偏僻。

    唐韩愈《黄家贼事宜状》:“大抵岭南人稀地广,贼之所处,又更荒僻。”元吴昌龄《东坡梦》第一折:“似这般荒僻的山门。”《老残游记》第八回:“大约这荒僻山径,不会有强盗,虽走晚些,到也不怕他。”瞿秋白《饿乡纪程》三:“北京南城本来荒僻,我从他那里回家到东城,路却不少。”

  • 放纵怪僻。

    《旧唐书·裴度传》:“时骄主荒僻,辅首庸才,制置非宜,致其復乱。”《旧唐书·李德裕传》:“敬宗荒僻日甚,游幸无恆,疏远贤能,昵比羣小。”

  • 学业荒疏,见识不广。

    清龙启瑞《送吕介存南游序》:“士当斯时,苟伏处里门,大率荒僻固陋,不为当世齿。”

  • 【反义词】 1.冷僻 - 热闹

    【热闹】释义:

  • 喧闹繁盛。

    《朱子语类》卷二五:“季氏初心也须知其为不安,然见这八佾人数热闹,便自忍而用之。”元武汉臣《玉壶春》第一折:“你看这郊外人稠物穰,都是赏心乐事,真个好热闹也。”《古今小说·杨思温燕山逢故人》:“走到大街上,人稠物穰,正是热闹。”巴金《憩园》一:“以前僻静的街巷,现在也显得很热闹。”

  • 谓兴致正浓。

    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九回:“正吃酒在热闹处,忽然把眼向楼窗下看,只见武松似兇神般从桥下直奔酒楼前来。”《红楼梦》第八十回:“香菱説到热闹头上,忘了忌讳,便接口道:‘兰花桂花的香,又非别的香可比--’”老舍《骆驼祥子》十:“大家正说到热闹中间,门忽然开了,进来一阵冷气。”

  • 闹腾;活跃。

    《英烈传》第四五回:“即在帐下设一个大宴会,齐集众将,高歌畅饮,扮戏娱情,一连的热闹了七八日。”《红楼梦》第六三回:“平儿采了一枝芍药,大家约二十来人,传花为令,热闹了一回。”巴金《创作回忆录》六:“后来萧珊的同学游罢石林归来,我们的生活就热闹起来了。”

  • 指热闹的景象或生活。

    宋陶穀《清异录·紫明供奉》:“朕非不能取热闹快活,正要与弦管尊罍暂时隔破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五二回:“我也跟你瞧热闹去。”《红楼梦》第十一回:“我説老祖宗是爱热闹的,今日不来,必定有个缘故。”冰心《冬儿姑娘》:“我们冬儿她爸爸在海淀大街上看热闹,这么一会儿的工夫就丢了。”


  • 【相关词】 “寻寻觅觅,冷冷清清,凄凄惨惨戚戚。” “炒冷饭 “炒冷饭”  冷军  冷战 《十万个冷笑话》 《烟花易冷》 《这个杀手不太冷》 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傍观冷眼人 不冷不热 不择生冷 世界冷兵器 严冷 人体冷冻 人情冷暖 人面逐高低,世情着冷暖 令人齿冷 余杯冷炙 余热制冷 傍观冷眼
   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