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】 乐律
【全拼】 yuèlǜ
【释义】
  • 即音律。指音乐上的律吕、宫调等。

    《新唐书·王珪传》:“帝使太常少卿祖孝孙以乐律授宫中音家,伎不进,数被让。”元吴莱《张氏大乐玄机赋论后题》:“今大晟之乐律太高,乐声急矣。”罗惇曧《文学源流·论诗》:“然史公明云‘弦歌之以合韶武雅颂之音’,则三百五篇,皆可入乐。其删焉者,必其舛於乐律者也。”

  • 【例句】 1、早在公元5世纪何承天就提出了类似平均律的乐律,而朱载堉于1584年第一个在论文中用等比级数平均划分音律。
    2、 历代乐律
    3、 《乐律全书》
    4、 人生如一首乐曲,要用乐感,感情和直觉去谱写.不能只按乐律行事.
    【近义词】 1. 乐律 - 旋律

    【旋律】释义:

  • 指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若干乐音的有组织、有节奏的和谐运动。它是音乐的基本要素,乐曲的思想、感情与风格都通过它来表现。

    碧野《大巴山人》:“笛声带着一种欢畅的旋律,好像在迎接远方来的客人。”韩北屏《非洲夜会·金字塔的启示》:“王后唱起哀歌、丧曲的颤抖的旋律在夜风中飘散。”

  • 2. 乐律 - 音律

    【音律】释义:

  • 指音乐的律吕、宫调等。

    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鼓宫宫动,鼓角角动,音律同矣。”《汉书·武帝纪赞》:“协音律,作诗乐。”

  • 泛指乐曲,音乐。

    宋苏轼《朱寿昌梁武忏赞偈》叙:“一切众生,有不能了。乃以韵语,谐诸音律。使一切人,歌咏赞叹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二二回:“这一齣戏是一套‘北点絳唇’,鏗鏘顿挫,那音律不用説是好了。”

  • 文字声韵的规律。

    南朝梁沉约《答陆厥书》:“以《洛神》比陈思他赋,有似异手之作,故知天机启,则律吕自调,六情滞,则音律顿舛也。”唐封演《封氏闻见记·声韵》:“永明中,沉约文词精拔,盛解音律,遂撰四声谱。”

  • 【相关词】 “乐高” “子非鱼,安知鱼之乐?”“子非我,安知我不知鱼之乐?” “安乐死” “安乐窝  乐山大佛  乐高  巫医乐师 《三月二十四日宿曾峰馆,夜对桐花,寄乐天》 《乐》 《乐高大电影》 《乐高忍者》 《乐高无限》 《人间乐园》 《大圣乐》 《失乐园》 《宫乐图》 《寄乐天》 《快乐》 《惊悚乐园》 《房思琪的初恋乐园》
   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