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练的气概。
唐杜甫《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判官》诗:“子虽躯干小,老气横九州。”宋陆游《晓出至湖桑埭》诗:“老气犹能作羆卧,壮怀谁復记鸿轩?”胡适《<蕙的风>序》:“况且稚气总是充满着一种新鲜风味,往往有我们自命‘老气’的人万想不到的新鲜风味。”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五八:“长顺儿长了一点身量,也增长了更多的老气,看着很像个成人了。”
用于讽刺年轻人老于世故或以老辈自居。
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二一回:“那潘金莲嘴快,插口道:‘好老气的孩儿,谁这里替你磕头哩?俺们磕着你,你站着。’”《古今小说·沉小霞相会山师表》:“李万笑道:‘去多少时,有许多説话,好不老气。’”
形容树木苍老的气势。
宋陆游《嘉祐院观壁间文湖州墨竹》诗:“败墻惨淡欲无色,老气森严犹逼人。”宋林景熙《古松》诗:“乔阴无六月,老气欲千年。”
陈旧、保守的风气。
郭沫若《青年哟,人类的春天》:“五四运动之所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分水岭,便是把老气的支配推翻了一大部分。”
形容服装等的颜色深暗、样式陈旧。
【暮气】释义:
黄昏时的雾霭。
南朝宋鲍照《游思赋》:“暮气起兮远岸黑,阳精灭兮天际红。”宋陆游《访毛平仲问疾与其子适同游柯山观王质烂柯遗迹》诗:“林峦巉絶秋风瘦,楼堞参差暮气昏。”
比喻不振作的精神状态和疲塌不求进取的作风。
《孙子·军争》:“是故朝气鋭,昼气惰,暮气归。”宋陆游《自咏》:“俚声不办谐《韶》《頀》,暮气寧能彻斗牛。”明史可法《请出师讨贼疏》:“大变之初,黔黎洒泣,绅士悲哀,痛愤相乘,犹有朝气;今兵骄餉詘,文恬武嬉,顿成暮气矣。”鲁迅《书信集·致许寿裳》:“大学学生二千,大抵暮气甚深,蔡先生来,略与改革,似亦无大效。”
【死气】释义:
阴暗沉闷的空气。
晋张华《博物志》卷一:“居无近絶溪、羣冢、狐虫之所,近此则死气阴匿之处也。”曹禺《雷雨》第一幕:“他在外头一去就是两年不回家,这屋子里的死气,他是不知道的。”
【朝气】释义:
早晨的阳气。比喻军队初来时的士气。后用以指精神振作、力求进取的气概。
《孙子·军争》:“是故朝气鋭,昼气惰,暮气归。故善用兵者,避其鋭气,击其惰归。”杜牧注:“阳气生於子……晨朝阳气初盛,其来必鋭。”陈皞注:“初来之气,气方盛鋭,勿与之争也。”明史可法《请出师讨贼疏》:“大变之初,黔黎洒泣,绅士悲哀,痛愤相乘,犹有朝气;今兵骄餉詘,文恬武嬉,顿成暮气矣。”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·广州新军起义》:“维时之革命朝气蓬勃,入伍之分子多抱有牺牲决心者,颇能拼命对敌。”巴人《点滴集·唯动机论者》:“青年大都有朝气,对事业有进取心,对自己有很高的期望。”
清晨清新之气。
唐沉佺期《岳馆》诗:“空濛朝气合,窈窕夕阳开。”郭沫若《残春》五:“清冷的朝气还在市中荡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