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】 劳动互助社
【全拼】 láo dònɡ hù zhù shè
【释义】
  •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,红色区域农民在个体经济的基础上,为调剂劳动力所建立的劳动互助组织。

    毛泽东《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》:“那时,在江西是劳动互助社和耕田队,在陕北是变工队,在华北、华东和东北各地是互助组。”王观澜《叶坪乡的查田运动》:“为了解决劳动力不足的困难,还组织了劳动互助社。”

  • 【例句】 1、劳动力的利用率,比抗日以前的个体劳动时期提高了百分之一百一十点六,比建以前的互助组时期也提高了百分之七十四。
    2、 这种组织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:大家自愿结合,互相帮助做工;结算时,工数对除,少做的按工算钱给多做的。此外,劳动互助还优待红军家属,帮助孤老。
    3、 而劳动互助和耕田队的组织,在春耕夏耕等重要季节我们对于整个农村民众的动员和督促,则是解决劳动力问题的必要的方法。
    4、 〔2〕劳动互助和耕田队,是当时革命根据地的农民在个体经济的基础上,为调剂劳动力以便进行生产而建立起来的劳动互助组织。
    【相关词】 “劳驾 《不劳而获》 一举手之劳 一劳久逸 一劳永逸 一?劳、 不劳而成 不劳而获 不劳而获。 不劳而食 不敢告劳 不辞劳苦 东劳西燕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举手之劳 义务劳动 之劳 乘劳 五一劳动节 五一国际劳动节
   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