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】 琅琅上口
【全拼】 láng láng shàng kǒu
【释义】 琅琅:玉石相击声,比喻响亮的读书声。指诵读熟练、顺口。也指文辞通俗,便于口诵。
【例句】 但在我自己有记忆的二、三岁时,她已经把唐诗绝句教我暗诵,能诵得~。(郭沫若《沸羹集·如何研究诗歌与文艺》)
【反义词】 1.琅琅上口 - 佶屈聱牙

【佶屈聱牙】释义:

也作“诘屈聱牙”。语出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周诰殷盘,佶屈聱牙。”形容文辞曲折,深奥难懂,读起来拗口不顺。

2.琅琅上口 - 出口成章

【出口成章】释义:

说出话来就成文章。形容文思敏捷,口才好。
3.琅琅上口 - 诘屈聱牙

【诘屈聱牙】释义:

诘屈:同“佶屈”,曲折,引申为不顺畅;聱牙:读起来拗口、别扭。形容文字晦涩艰深,难懂难读。
【相关词】 “琅琊” 《琅琊榜》 《琅琊榜之风起长林》 不琅鼓 乞留玎琅 书声琅琅 仓琅 仓琅根 厮琅 厮琅琅 各琅琅 当琅琅 斯琅琅 施琅 晶琅琅 林琅 桑琅琅 满目琳琅 炳炳琅琅 炳琅
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