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】 困苦
【全拼】 kùnkǔ
【释义】
  • 艰难穷苦。

    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今子有大树……不夭斤斧,物无害者,无所可用,安所困苦哉!”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久处卑贱之位,困苦之地。”唐杜甫《哀王孙》诗:“问之不肯道姓名,但道困苦乞为奴。”明李东阳《孟子直解》之一:“横征暴敛日甚一日,使小民愈加困苦,无以安生。”

  • 苦痛,难受。

    《太平广记》卷一五二引唐无名氏《德璘传·郑德璘》:“道将尽,覩一大池,碧水汪然,遂为主者推堕其中,或沉或浮,亦甚困苦。”

  • 困难,费力。

    鲁迅《彷徨·高老夫子》:“如果那人不将三国的事情讲完,他的豫备就决不至于这么困苦,他最熟悉的就是三国。”

  • 【例句】 1、他一死,这两个困苦的家庭有了转机。
    2、 我曾经经历过这样的困苦
    3、 贫困硬化了我自己的困苦使我不顾一切了。
    4、 探险者不得不忍受很多困苦
    【近义词】 1. 困苦 - 穷困

    【穷困】释义:

  • 困难之极,处境窘迫。

    《左传·襄公八年》:“民知穷困,而受盟於楚。”《战国策·燕策三》:“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,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。”三国魏曹植《豫章行》:“不见鲁孔丘,穷困陈蔡间。”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二一:“﹝朱延年﹞垂头丧气地坐在卧房的单人沙发里,摆着一副长马脸,没有一丝笑容,像是穷困潦倒得再也扶持不起来的样子。”

  • 贫穷。

    《荀子·儒效》:“虽穷困冻餧,必不以邪道为贪。”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居数年,其子穷困负薪。”宋苏轼《关陇游民私铸钱与江淮漕卒为盗之由》:“穷困而不为不义者,颜渊之事也。”清吴敏树《与杨性农书》:“其或穷困待馆穀以活身家,则韩子之事,可择而取焉。”

  • 指困窘或贫穷的人。

    《国语·晋语四》:“亲有天,用前训,礼兄弟,资穷困,天所富也。”清黄钧宰《金壶浪墨·南巡盛典》:“缉盗贼,赡穷困,以示太平。”

  • 2. 困苦 - 穷苦

    【穷苦】释义:

  • 贫穷困苦。

    《吕氏春秋·慎势》:“民之穷苦弥甚,王者之弥易。”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夫虞夏之主,贵为天子,亲处穷苦之实,以徇百姓,尚何於法?”唐韩愈《荆潭唱和》诗序:“讙愉之辞难工,而穷苦之言易好也。”毛泽东《在招待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讲话》:“这是人民群众得到解放的必由之路,由穷苦变富裕的必由之路,也是抗战胜利的必由之路。”

  • 指极痛苦的事。

    明张居正《答总宪高凤翥书》:“婴兹穷苦,无可奈何,乃有辞俸守制、预订归葬之请。”

  • 3. 困苦 - 贫苦

    【贫苦】释义:

  • 贫穷困苦。

    《礼记·礼运》:“饮食男女,人之大欲存焉;死亡贫苦,人之大恶存焉。”《汉书·晁错传》:“如此连年,则中国贫苦而民不安矣。”宋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十一:“吾平生贫苦,晚年登第,稍觉快意,便成奇祸。”叶圣陶《前途》:“这时他已折入一条小巷里,两旁都是贫苦的人家。”

  • 【反义词】 1.困苦 - 幸福

    【幸福】释义:

  • 谓祈望得福。

    《新唐书·李蔚等传赞》:“至宪宗世,遂迎佛骨於凤翔,内之宫中。韩愈指言其弊,帝怒,窜愈濒死,宪亦弗获天年。幸福而祸,无亦左乎!”清魏源《默觚下·治篇》:“不幸福,斯无祸;不患得,斯无失。”

  • 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。

    陶曾佑《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》:“用之於善,则足以正俗扶风,造於百年之幸福,而涵养性质,培植人格,增益智识,孕育舆论,尤其小焉者也。”曹禺《雷雨》第三幕:“我们都还年轻,我们将来一定在这世界为着人类谋幸福。”

  • 指生活、境遇等称心如意。

    柔石《二月》:“实在说,我已跌入你妹妹底爱网中,将我俘虏了!我是幸福的。”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八:“陶阿毛羡慕张学海的幸福的家庭生活。”


  • 2.困苦 - 甜蜜

    【甜蜜】释义:

  • 形容感到幸福、愉快。

    瞿秋白《乱弹·忏悔》:“落拓的学生青年,常常会做着这样甜蜜的幻梦:将来找到相当的职业。”李準《李双双》第四章:“桂英甜蜜地、含情地笑着。”

  • 形容亲热而令人愉快。

    巴金《春天里的秋天》二二:“昨晚我做了一个她回来的梦,她还说了那么多的甜蜜的话。”张天翼《报复》:“他到南方去的一向,先当然甜蜜地通着信。”


  • 【相关词】 三年困难时期 上下交困 临困 为情所困 乃我困汝 久困 乏困 交困 人困马乏 作困兽斗 倦困 公私交困 兽困则噬 内困 内外交困 凋困 凶困 刓困 力困筋乏 劳困
   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