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】 溃散
【全拼】 kuìsàn
【释义】
  • 被打垮而逃散。

    《旧唐书·窦建德传》:“守兵既少,闻士达败,众皆溃散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一○五回:“贼将张寿领救兵二万前来,被林冲等杀其主将张寿,其餘偏牙将士及军卒都溃散去了。”章炳麟《文学总略》:“曾国藩又杂钞经史百家,经典成文,不虞溃散,钞将何为。”魏巍《东方》第三部第四章:“郭祥接到命令:立刻到苍鹰岭以南的大山里去搜剿一股溃散的敌人。”也指溃败逃散的人。《明史·流贼传·李自成》:“会我兵东返,自成乃鳩合溃散,走平阳。”

  • 【例句】 1、重新召集溃散的部队
    2、 在休克的进展阶段,最外面的细胞膜往往溃散而细胞死亡。
    3、 敌军溃散了,士兵四处逃窜。
    4、 重整部队中溃散的士兵
    【近义词】 1. 溃散 - 崩溃

    【崩溃】释义:

  • 倒塌毁坏。

    汉应劭《风俗通·正失·孝文帝》:“关东二十九山,同日崩溃。”《宋书·刘怀肃传》:“灾水之初,餘杭高堤崩溃,洪流迅激,势不可量。”宋苏辙《过韩许州石淙庄》诗:“倾流势摧毁,泥土久崩溃。”丁玲《水》:“汤家阙的水,又示着威扩大了它的地盘,沿堤更崩溃了许多地方。”

  • 瓦解溃散。

    《后汉书·东夷传序》:“陈涉起兵,天下崩溃。”《新唐书·逆臣传下·黄巢》:“克用身决战,呼声动天,贼崩溃。”明叶子奇《草木子·克谨》:“九月,明臺兵北行,处处皆望风崩溃,曾无一战。”巴金《寒夜》十一:“就在这一刻,他的精神和体力似乎完全崩溃了。”

  • 碎裂。

    南朝陈徐陵《为贞阳侯与太尉王僧辩书》:“羌虏无厌,乘此多难,虔刘我南国,荡覆我西京,奉闻惊号,肝胆崩溃。”

  • 2. 溃散 - 溃败

    【溃败】释义:

  • 失败;被打垮。

    三国魏阮籍《大人先生传》:“财匱而赏不供,刑尽而罚不行,乃始有亡国戮君溃败之祸。”元王恽《东征》诗:“前徒即倒戈,溃败如山崩。”清王夫之《薑斋诗话》卷三:“督使闻之怒甚,嗾悍帅害之,会溃败不果。”

  • 破败。

    唐韩愈《送高闲上人序》:“泊与淡相遭,穨堕委靡,溃败不可收拾,则其於书得无象之然乎?”宋苏舜钦《若神栖心堂》诗:“冷灰槀木极溃败,虽有善迹輒自删。”

  • 3. 溃散 - 溃逃

    【溃逃】释义:

  • 败逃。

    《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·上海玉记行来信》:“即时枪砲齐发,打死贼匪四五百人,餘众溃逃。”周士第《起义中的二十五师》:“经过反复冲杀,攻下了敌人主阵地,敌人向会昌城方面溃逃。”

  • 【相关词】 一触即溃 不战而溃 乱溃 倒溃 内溃 决溃 决疣溃痈 击溃 击溃战 十二指肠溃疡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。 千里之堤,溃于蚁穴 千里之堤,溃于蚁穴。 口腔溃疡 哗溃 四溃 堤溃蚁孔 堤溃蚁穴 奔溃
   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