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】 匡正
【全拼】 kuāngzhèng
【释义】
  • 扶正;纠正。

    《左传·哀公十六年》:“王孙若安靖楚国,匡正王室,而后庇焉,启之愿也,敢不听从?”唐吴兢《贞观政要·求谏》:“主若自贤,臣不匡正,欲不危败,岂可得乎?”清昭槤《啸亭杂录·朱文正》:“时抚军为黄检文襄公之孙也,少年紈袴,贪黷骄奢,公时匡正之。”祖慰节流《线》:“人民的政法人员不是文过饰非的政客,他们心地光明,在匡正纠误时喟然叹曰:‘这是历史的嘲弄,今天看来法官坐错了位置,应该和李郑生同志调换一下才是!’”

  • 【例句】 1、匡正时弊,纠正陋习
    2、 培养自身的善,克服自身的恶,加以匡正
    3、 改革,匡正弊端;革命,权力转移。
    4、 有一些事件破坏了美国民众对自由企业的信心,我们必须予以匡正补救。」
    【近义词】 1. 匡正 - 指正

    【指正】释义:

  • 指出并改正错误。

    洪深《<飞将军>跋》:“后方人们,尤其是女性们,盲目地恭维,不自觉地腐化他们……这两事是我们在戏里竭力想要指正的。”

  • 指教订正。

    刘绍棠《西苑草》一:“初稿在三月底就写出来了,送到萧先生那里请他指正。”

  • 2. 匡正 - 斧正

    【斧正】释义:

  • 以斧砍削使之合乎标准。

    宋李纲《上道君太上皇帝书》:“营缮宫室,斧正不輟。”

  • 亦作“斧政”。请人修改诗文的敬辞。

    清颜光敏《与曹禾书》:“小词成之数日……幸斧正是荷。”苏曼殊《与刘之书》:“拙诗蒙斧政,不胜雀跃。”鲁迅《书信集·致增田涉》:“《中国小说史》序文呈上……祈大加斧正。”

  • 3. 匡正 - 郢政

    【郢政】释义:

  • 郢正,斧正。

    明黄中《重刻朱子年谱记》:“且身处孤陋,书籍不全,暂作裨諶之补,祈请诸君更为郢政。”清魏际瑞《与子弟论文》:“人以文字就质于人,称曰‘正之’。忽念政者,正也。改称曰‘政’。又念正者必须删削,乃曰‘削政’。又念斧斤所以削也,转曰‘斧政’。又念善斧斤者莫如郢人,易曰‘郢政’。”

  • 4. 匡正 - 郢正

    【郢正】释义:

  • 犹斧正。以诗文就正于人。

    清缪彤《与颜光敏书》:“伏枕偶得二诗,书呈大方郢正。”清胡鸣玉《订讹杂录》卷八:“堊鼻者,郢人也;斲削者,匠石也。今人曰郢削、郢正、郢斤,是以匠石之斲,属之郢人,大非。”参见“郢匠”。

  • 【相关词】   赵匡胤 一匡 一匡九合 一匡天下 三匡栏 不匡 中匡 九合一匡 倪匡 匡世 匡乱反正 匡人 匡佐 匡佑 匡俗 匡俗山 匡俗济时 匡其不逮 匡制 匡剌
   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