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】 宽免
【全拼】 kuān miǎn
【释义】
  • 从宽减免或赦免。

    唐韩愈《元和圣德诗》:“经战伐地,宽免租簿。”《元史·食货志四》:“九年,又下宽免之令,以恤大都、上都、隆兴、腹里、江淮之民。”清张适《约言·馈送》:“费我心手,作尔人情,门户差徭,急思宽免。”清林则徐《通饬州县解案章程札》:“不可悮会本司之意,将应提者率行宽免,不应提者混行提解,操纵任私,高下其手。”清平步青《霞外攟屑·掌故·端肃案》:“朕御极之初,即欲重治其罪,惟思伊等係顾命之臣,故暂行宽免,以观后效。”《“五四”爱国运动资料·五四--六三爱国运动大事日录》:“并盼惩办无耻之徒,宽免学生,以安天下人心。”

  • 泛指免除、废除。

    清夏燮《中西纪事·猾夏之渐》:“向来所有或写或刻奉禁天主堂各明文,无论何处,概行宽免。”

  • 【例句】 1、宽免扣减数
    2、 宽免豁免,免除(如债务)
    3、 宽免某人的罪责
    4、 双重征税宽免
    【近义词】 1. 宽免 - 宽待

    【宽待】释义:

  • 宽大对待。

    杜鹏程《保卫延安》第七章:“人民解放军宽待俘虏。”袁静《伏虎记》第三五回:“对于放下武器的敌人,应当宽待,对他们也是个教育。”

  • 2. 宽免 - 宽贷

    【宽贷】释义:

  • 宽恕;赦免。

    《后汉书·顺帝纪》:“惟阎显、江京近亲,当伏辜诛,其餘务崇宽贷。”唐柳宗元《寄京兆许孟客书》:“今其党与,幸获宽贷,各得善地,无分毫事。”明屠隆《綵毫记·预识汾阳》:“西征之役,实是抱病不前,元非临阵退缩,部下三百人匍匐保救,见在门首,望乞元帅宽贷。”冯雪峰《雪峰寓言·鸟和石匠》:“何况现在的法律,对于破坏分子是决不能宽贷的呵。”

  • 3. 宽免 - 豁免

    【豁免】释义:

  • 免除。

    明徐光启《农政全书》卷八:“至於坍江一项,虽粮经豁免,而土之在水,原无丧失。”清李渔《奈何天·锡祺》:“这等奏明上帝,竟行豁免罢了。”郭孝成《福建光复记》:“自今日始,如釐金及宣统二年以前旧欠钱粮,均予悉数豁免,杂捐亦拟陆续议除。”

  • 【相关词】 《小蚯蚓宽太郎》 一别两宽 严以律己,宽以待人 事宽则圆 事宽即圆 从宽 从宽发落 儿宽 决不宽恕 坦白从宽,抗拒从严 外宽 外宽内忌 外宽内明 外宽内深 大碗宽面 天宽地窄 姑宽 宽严 宽严得体 宽严相济
   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