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】 苦行
【全拼】 kǔxíng
【释义】
  • 宗教徒指受冻、挨饿、拔发、裸形、炙肤等刻苦自己身心的行为。谓行之可求得解脱。

    《百喻经·煮黑石蜜浆喻》:“其犹外道,不灭烦恼炽然之火,少作苦行,卧棘刺上,五热炙身,而望清凉寂静之道。”唐王维《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》:“禪师幼孤……去诣乡校,见周孔书,曰世教耳,誓苦行求佛道。”明李贽《复邓石阳书》:“今之学佛者,非学其弃浄饭王之位而苦行於雪山之中也,学其能成佛之道而已。”朱光潜《文艺心理学》第七章:“耶稣教在中世纪最重苦行,人们都要牺牲现世的快乐去谋来世的解救。”

  • 指寺庙里做杂务的人。

    《景德传灯录·丰干禅师》:“本寺厨中有二苦行,曰寒山子、拾得,二人执爨,终日晤语,潜听者都不体解。”《古今小说·简帖僧巧骗皇甫妻》:“这汉原是州东墦臺寺里一箇和尚,苦行便是墦臺寺里行者。”

  • 谓以常人所难忍受的生活折磨自己。

    唐吕岩《沁园春》词:“不在劳神,不须苦行,息虑忘机合自然。”明侯方域《太子丹论》:“狃於成败之形,而不察於确然之数,以忠臣孝子不得已之深心苦行,不痛惜其不幸,而反以为罪,则何以为后之国家者处仇敌法也。”巴金《关于<海的梦>》:“我反对禁欲主义者的苦行,不赞成自找苦吃。”

  • 【例句】 1、不管怎么说,如果我们这位好心的参议员在政治上有罪的话,那么他那天夜晚的苦行也足以抵消他的罪名了。
    2、 她苦行主义的忠实气质是一种危险的升华。
    3、 修女过的那种清心寡欲的苦行生活
    4、 早先居住在高柱子顶端的基督教苦行修道者。
    【相关词】 “云鬓花颜金步摇,芙蓉帐暖度春宵。春宵苦短日高起,从此君王不早朝。” 《苦行记》 一号城崩塞色苦,再号杞梁骨出土 万苦千辛 三叉苦 三句甜两句苦 上天不负苦心人 下苦 不堪其苦 不知甘苦 不胜其苦 不苦 不辞劳苦 不辞辛苦 严苦 乐嗟苦咄 书山有路勤为径,学海无涯苦作舟 二遍苦 云鬓花颜金步摇,芙蓉帐暖度春宵。春宵苦短日高起,从此君王不早朝 云鬓花颜金步摇,芙蓉帐暖度春宵。春宵苦短日高起,从此君王不早朝。
   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