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苦又涩。
宋苏轼《后杞菊赋》序:“天随生自言常食杞菊,及夏五月,枝叶老硬,气味苦涩,犹食不已。”张天翼《速写三篇·“新生”》:“而茶叶--他亲自去买来的,据说是顶好的‘祁门’,泡出来只是一味的苦涩,没一点香味儿。”
形容诗文崇尚雕琢,语言不流畅,文意晦涩难懂。
唐李肇《唐国史补》卷下:“元和已后,为文笔,则学奇诡于韩愈,学苦涩于樊宗师。”旧题宋尤袤《全唐诗话·周朴》:“性喜吟诗,尤尚苦涩,每遇景物,搜奇抉思,日旰忘还。”清王士禛《池北偶谈·谈艺七·柳开论文》:“予读开《河东集》,但觉苦涩,初无好处。”陈衍《重刻<晚翠轩诗>序》:“﹝暾谷﹞游淮北年餘,所作数十首,则渊雅有味,迥非往日苦涩之境。”
形容心情愁苦而声音沉滞。
巴金《春天里的秋天》三:“‘林’,他忽然用苦涩的声音叫我。”沙汀《困兽记》二:“田畴摇一摇头,用一种深沉苦涩的语调打断了他,于是章桐也就住了口了。”
【心酸】释义:
心中悲痛。
唐李商隐《离思》诗:“气尽《前溪》舞,心酸《子夜》歌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三一回:“寳玉见他哭了,也不觉心酸起来。”郁达夫《薄奠》:“我在门口灰暗的空气里呆呆的立了一会,忽而想起了自家的身世,就不知不觉的心酸起来。”
【辛酸】释义:
辣味与酸味。
《荀子·正名》:“甘苦咸淡辛酸奇味,以口异。”汉张衡《七辨》:“於是乃有芻豢腯牲,麋麛豹胎,飞鳧栖鷩,养之以时,审其齐和,适其辛酸。”明徐渭《赠梁尚书公序》:“大者鼎釜,无不告矣;小者豆俎,无不咨矣;至於醢酱之琐,辛酸之微,而亦必告且咨焉。”
酸辣的刺激感。
《南史·陈纪下·后主》:“[禎明]三年春正月乙丑朔,朝会,大雾四塞,入人鼻皆辛酸。”
比喻痛苦悲伤。
三国魏阮籍《咏怀》之十三:“感慨怀辛酸,怨毒常苦多。”唐杜甫《垂老别》诗:“子孙阵亡尽,焉用身独完。投杖出门去,同行为辛酸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一回:“满纸荒唐言,一把辛酸泪。”孙犁《白洋淀纪事·访问抗属》:“她的一生,充满贫苦人民及其儿女的无限辛酸。”
【甘甜】释义:
甜美。
北魏贾思勰《齐民要术·五穀果蓏菜茹非中国物产者》:“﹝甘藷﹞蒸食,其味甘甜。”《云笈七籤》卷三二:“古人治病之方,和以醴泉,润以元气,药不辛不苦,甘甜多味。”宋韩维《城西书事》诗之二:“朱果繁霜后,甘甜半自零。”
【甜美】释义:
泛指气、味美好。
北魏贾思勰《齐民要术·种蒜》:“蒜宜良輭地。白輭地蒜甜美而科大。”《古今小说·杨谦之客舫遇侠僧》:“﹝蒟酱﹞喫些在口里,且是甜美得好。”冰心《寄小读者》九:“我素来是不大喜欢菊花的香气的,竟不知她和着玫瑰花香拂到我的脸上时,会这样地甜美而浓烈!”
形容幸福愉快。
老舍《骆驼祥子》二二:“疲乏后的安息是最甜美的享受。”峻青《秋色赋·小侦察员》:“鬼子砍倒了他的杏树!鬼子毁灭了他甜美的生活!”
形容声音柔和动听。
【甜蜜】释义:
形容感到幸福、愉快。
瞿秋白《乱弹·忏悔》:“落拓的学生青年,常常会做着这样甜蜜的幻梦:将来找到相当的职业。”李準《李双双》第四章:“桂英甜蜜地、含情地笑着。”
形容亲热而令人愉快。
巴金《春天里的秋天》二二:“昨晚我做了一个她回来的梦,她还说了那么多的甜蜜的话。”张天翼《报复》:“他到南方去的一向,先当然甜蜜地通着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