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枯萎缩;干枯萎谢。
宋苏轼《哭王子立次儿子迨韵》之二:“儿曹莫凄慟,老眼欲枯萎。”清俞樾《茶香室续钞·苏州感胜寺柏堂》:“感胜寺有千餘年柏,久枯萎,骨如龙虎状。”巴金《家》十四:“不要像那小草,霜一来就倒下去枯萎了。”
指枯萎之物。
冯雪峰《真实之歌·风》:“风啊!它岂但吹走山野的枯萎,而且使山陵显出稀有的妩媚。”
【凋落】释义:
草木花叶脱落。
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草木晚荣,苍乾凋落。”晋葛洪《抱朴子·自序》:“隆隆者絶,赫赫者灭,有若春华,须臾凋落,得之不喜,失之安悲?”宋孙光宪《后庭花》词之二:“玉英凋落尽,更何人识?野棠如织,只是教人添怨意。”清厉鹗《东城杂记》卷下:“菊之为物,发於卉木凋落之后。时虽揫敛,而幽姿雅艳,采采然在风霜之表,有不争妍於时之意焉。”郁达夫《沉沦》:“两岸的绿树就快凋落的时候,他又坐了帆船,下富春江,上杭州去。”
衰颓;丧失;凋敝。
唐李白《寄远》诗之三:“朱颜凋落尽,白髮一何新!”宋陈师道《再到钱塘呈会宗伯益》诗:“谁怜壮志空凋落,百鍊今为遶指柔。”清纳兰性德《渌水亭杂识》四:“自五代兵革中原,文献凋落,諫道失传。”茅盾《子夜》七:“金融资本并吞工业资本,是西欧各国常见的事,何况中国工业那么幼稚,那样凋落。”
死亡。多指老年人。
《文选·陆机<叹逝赋>》:“昔每闻长老追计平生同时亲故,或凋落已尽,或仅有存者。”张铣注:“凋落,死亡也。”唐刘肃《大唐新语·文章》:“张説徐坚同为集贤学士十餘年,好尚颇同,情契相得。时诸学士凋落者众,唯説坚二人存焉。”宋范成大《李郎中挽词》之二:“故人凋落尽,衰涕不胜横。”沉昌直《柳溪竹枝词序》:“里中自柳古楂翁《分湖小识》、《胜溪竹枝词》后,迄今已五六十年,賡续无人,故老凋落,枌榆文献,日就消亡。”
犹剥落。
《隶续·封丘令王元宾碑》附文:“称故吏者四人,有名字郡邑者十数人,餘皆凋落不备。”
【凋谢】释义:
草木花叶脱落。
康濯《水滴石穿》第五章:“她是不是看到那四外的石头边上也长满了野花,而那些野花却已经在开始凋谢,因而有什么感慨?”碧野《金鸡菊》:“﹝金鸡菊﹞从春天到秋天,开了一拨又一拨,好象金鸡展翅,永不凋谢。”
死亡。多指老年人。
唐韩愈《寄崔二十六立之》诗:“朋交日凋谢,存者逐利移。”前蜀韦庄《思归》诗:“旧里若为归去好?子期凋谢吕安亡。”明宋濂《普福法师天岸济公塔铭》:“钱唐诸名山,以耆旧凋谢,唯师一人岿然如鲁之灵光。”清宣鼎《夜雨秋灯录·忠魂入梦》:“当日仓卒捐躯,既无碑誌,又无祠宇,老成凋谢,史册不书,殊寂寞耳。”孙犁《秀露集·夜思》:“年老者逐渐凋谢,年少者有待成熟。”
【凋零】释义:
零落。多指草木花叶。
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秋气劲切,甚则肃杀,清气大至,草木凋零,邪乃伤肝。”南朝梁范缜《神灭论》:“若枯即是荣,荣即是枯,应荣时凋零,枯时结实也。”宋王易简《齐天乐·蝉》词:“怕寒叶凋零,蜕痕尘土。”元王翰《题败荷》诗:“芳菲今日凋零尽,却送秋声到客衣。”杨朔《风暴》:“庄稼倒了,草木凋零了,每个村庄都赤裸裸地暴露出来。”
形容事物衰败或耗减。
唐罗隐《送汝州李中丞十二韵》:“一兇虽剪灭,数县尚凋零。”宋欧阳修《相度併县牒》:“地居僻远,户口凋零。”元无名氏《冤家债主》第一折:“婆婆,趁俺两口儿在,将这家私分开了罢,若不分开呵,久已后喫这廝凋零的无了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三五:“等做家的自做家,破败的自破败,省得歹的累了好的,一总凋零了。”阿英《城隍庙的书市》:“这个年头,真是百业凋零,什么生意都不能做!”
死亡,多指老年人。
唐白居易《代梦得吟》:“后来变化三分贵,同辈凋零太半无。”宋吴曾《能改斋漫录·事实》:“一时交游,凋零殆尽,所接皆邈然少年,无可论旧事者。”元刘壎《隐居通议·诗歌一》:“知己沦没,前辈凋零,俛仰昔今,为之陨涕。”柯灵《小浪花》:“我的同代人几乎凋零殆尽。”
【干枯】释义:
失去水分而枯槁。
唐杜甫《大麦行》:“大麦乾枯小麦黄,妇女行泣夫走藏。”唐范摅《云溪友议》卷十一:“贫儿二亩地,乾枯十树桑。”张天翼《脊背与奶子》:“他觉得一切的景物都可爱起来。那些干枯的瘦树仿佛很苗条。”
干燥。《法苑珠林》卷十二:“脣口乾枯,喉舌燥涩。”
干瘪;瘦瘠。
唐窦臮《述书赋》下:“虽则筋骨乾枯,终是精神嶮峭。”明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·丹铅新录八·素足女》:“今妇人缠足……其体质乾枯,腥秽特甚。”张天翼《儿女们》:“脖子有点痠疼--似乎撑不起这干枯的脑袋。”
比喻枯燥乏味。
宋孔平仲《孔氏谈苑·作诗圆熟》:“圆熟多失之平易,老硬多失之乾枯,能不失二者之间,则可与古作者并驱矣。”朱光潜《谈文学·文学与人生》:“一个对于文艺有修养的人决不感觉到世界的干枯或人生的苦闷。”
枯竭;罄尽。
萧红《桥》:“她的歌词渐渐的干枯了。”
【旺盛】释义:
炽盛。
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二部十八:“烧着松树干柈子,火苗旺盛,一股松节油的香味飘满屋子的内外。”
兴旺。
鲁迅《书信集·致沉雁冰》:“此店貌似旺盛,而办事或失之太散漫,或失之太聪明,其实是很不健康的。”曹禺《北京人》第一幕:“在曾家家运旺盛的时代,宾客盈门。”
谓情绪强烈、高涨。
叶圣陶《倪焕之》九:“刚才读完了那份意见书,反抗的意识更见旺盛起来。”王汶石《大木匠》:“虽然,比起别人来他还算贫困,比起别人来他更不愿意休息,可是他的心里,依然充满一种甜滋的快乐和旺盛的干劲。”
繁茂,生命力强。
杨朔《大旗》:“这一春雨水不断,麦子长得还满旺盛。”袁鹰《英雄之歌·刘文学》:“树苗儿长得旺盛,靠的是雨露滋养。”
【盛开】释义:
谓花茂盛地开放。
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十九章:“北边的蕉园,南边的瀛台,丹桂盛开,古木参天。”
【繁盛】释义:
繁荣兴盛。
汉王充《论衡·宣汉》:“彼凤凰虽五六至,或时一鸟而数来,或时异鸟而各至,麒麟、神雀、黄龙、鸞鸟、甘露、醴泉,祭后土天地之时,神光灵耀,可谓繁盛累积矣。”宋周煇《清波杂志》卷四:“扬州为淮甸一都会,自唐已名繁盛。”清姜埰《效行路难》诗之二:“一朝失势去国门,昔何繁盛今萧索。”茅盾《秋收》三:“离开老通宝的村坊约有六十多里远的一个繁盛的市镇上,就发生了饥饿的农民和军警的冲突。”
繁多昌盛。
《北齐书·慕容绍宗传》:“洛中人士繁盛,骄侈成俗。”宋朱弁《曲洧旧闻》卷一:“昭陵时,京东路有一镇,其户繁盛,在本路为最。”清刘大櫆《吴君墓志铭》:“豫章旧游最重君,念君家口繁盛,合白金千两,以相补助。”
繁多茂盛。
宋周煇《清波别志》卷上:“然海棠富艷,江浙则无之……先中植一株,继益於四隅。岁久,繁盛袤延至三两间屋。”明袁宏道《墨畦》:“时牡丹繁盛,约开五千餘,平头紫大如盘者甚伙。”
【繁茂】释义:
繁密茂盛。
晋潘岳《射雉赋》:“緑柏参差,文翮鳞次,萧森繁茂,婉转轻利。”唐牛僧孺《玄怪录·张佐》:“花卉繁茂,甍栋连接。”《朱子语类》卷二十:“如草木之有本根,方始枝叶繁茂。”巴金《杨林同志》:“疗养所在山脚,也是利用一个不小的山洞修建的,洞外是石片顶的平房,房前有一棵树叶繁茂的大树。”
【茂密】释义:
植物生长得茂盛繁密。
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沁水》:“小竹细笋,被于山渚,蒙蘢茂密,奇为翳薈也。”《南史·徐勉传》:“桃李茂密,桐竹成阴。”宋司马光《竹轩》诗:“茂密正当轩,欹垂欲侵案。”杨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一章:“茂密的庄稼,明亮的小河。”
指辞章美茂而文意完密。
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十四:“读其文集,茂密清雋,不背义法。”清包世臣《再与杨季子书》:“介甫词完气健,饶有远势。子固茂密安和,而雄强不足。”
【茂盛】释义:
茂密旺盛。亦用以形容事业兴旺或德行卓著。
《诗·周南·葛覃》“维叶萋萋”毛传:“萋萋,茂盛貌。”《汉书·韦贤传》:“成王成二圣之业,制礼作乐,功德茂盛。”晋袁宏《后汉纪·献帝纪一》:“孝文帝、孝武帝、孝宣帝皆功德茂盛,为宗不毁。”北魏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·龙华寺》:“园林茂盛,莫之与争。”巴金《团圆》:“人多了,路宽了,房屋增加了,树木也茂盛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