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】 枯黄
【全拼】 kūhuáng
【释义】
  • 干枯发黄。

    巴金《新生·五月十九日》:“草地上有几处已经现了秃顶,枯黄的草倒下来。”柳青《创业史》第一部题叙:“有的说着说着,大滴大滴的热泪,就从那枯黄的瘦脸上滚下来了。”

  • 指凋残的黄叶。

    明刘基《诏书到日喜雨呈石末公》诗:“甘雨恰随天詔下,冻云应与地图开。枯黄背日纷纷落,细緑迎春苒苒回。”

  • 【例句】 1、那弄堂里有些墙垣都已倾塌,烧焦的栋梁呈现一片可怕的黑色,断瓦残垣中间时或露出枯黄的破布碎片,所有这些说明了这条弄堂不仅受到台风破坏,而且显然发生过火灾。
    2、 秋天枯黄的树叶.
    3、 草地一片枯黄
    4、 从窗户看出去,景色美不胜收,令人心旷神怡。最好的那个房间俯瞰着公园的草坪。那里的青草已枯黄,草丛中露出一个小湖。
    【近义词】 1. 枯黄 - 枯萎

    【枯萎】释义:

  • 干枯萎缩;干枯萎谢。

    宋苏轼《哭王子立次儿子迨韵》之二:“儿曹莫凄慟,老眼欲枯萎。”清俞樾《茶香室续钞·苏州感胜寺柏堂》:“感胜寺有千餘年柏,久枯萎,骨如龙虎状。”巴金《家》十四:“不要像那小草,霜一来就倒下去枯萎了。”

  • 指枯萎之物。

    冯雪峰《真实之歌·风》:“风啊!它岂但吹走山野的枯萎,而且使山陵显出稀有的妩媚。”

  • 【反义词】 1.枯黄 - 青翠

    【青翠】释义:

  • 鲜绿貌。

    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江水二》:“西望佷山诸岭,重峰叠秀,青翠相临。”唐孟浩然《重酬李少府见赠》:“还看后凋色,青翠有松筠。”明蒋一葵《长安客话·功德寺》:“寺两侧皆古松,枝柯青翠,蟠屈覆地。”周立波《山乡巨变》上二:“虽说是冬天,普山普岭,还是满眼的青翠。”

  • 借指青山。

    唐刘长卿《会稽王处士草堂壁画衡霍诸山》诗:“青翠数千仞,飞来方丈间。”


  • 【相关词】 “冢中枯骨” 《枯木怪石图》 一将功成万骨枯 一岁一枯荣 一聚枯骨 万骨枯 三尺枯桐 世路荣枯 严枯 伤枯 偏枯 偏枯对 冢中枯骨 凋枯 凡枯 功成骨枯 华枯 嘘枯 嘘枯吹生 夏枯草
   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