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】 口内
【全拼】 kǒu nèi
【释义】
  • 呐喊,大叫

    且说史进就中堂又放起火来,大开了庄门,呐声喊,杀将出来。——《水浒传》

  • 〈叹〉

    1. 表示提醒注意

      呐,我们可以开始了。——吉学沛《田野里的追逐》

    2. 另见nè

    呐[nè]

    〈形〉

    1. (会意兼形声。从口,从内,内亦声。讲话迟钝或口吃,好像在口内存留。本义:说话迟钝或口吃)同本义。同“讷”

      言之讷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  其辩不若其呐也。——《荀子·非相》

      广呐口少言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传》

      臣宣呐钝于辞。——《汉书·鲍宣传》

      呐者言之疑。——《韩非子·八经》

      又如:呐口(说话困难,不流畅);呐吃(口吃。说话结结巴巴);呐呐(说话迟钝);呐钝(语言迟钝)

    〈动〉

    1. 小声说话

      只听得差拨口里呐出一句‘高太尉’三个字来。——《水浒》

    2. 另见nà

    【例句】 1、"宝钗看毕,又从新翻过正面来细看,念道:""莫失莫忘,仙寿恒昌.""念了两遍"
    2、 缩微点一般隐藏在邮票下面、打印信件的标点符号上边或者信封的折
    3、 骆驼——在负重惯了的——是走不快的。
    4、 琴一种有一排簧片倒置在通气,演奏时通过吹气或吸气发出声音的体积小的长方形乐器
    【相关词】  绣口一吐,就是半个盛唐 《口才造就一生》 《口袋妖怪》 《实用汉语口语五百句》 《海校学生口述历史》 一口 一口一口 一口一声 一口三舌 一口不能着两匙 一口两匙 一口中 一口价 一口同声 一口同音 一口吸尽西江水 一口咬定 一口唾沫一个钉 一口气 一口胡柴
   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