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】 口调
【全拼】 kǒu diào
【释义】
  • 指语气,口气。

    鲁迅《三闲集·无声的中国》:“孔子时代的香港不这样,孔子口调的‘香港论’是无从做起的。”郭沫若《中国古代社会研究》第一篇第二章:“所以《易传》的作者对于革命的事实用着激越的口调赞美着说:‘天地革而四时成,汤武革命,顺乎天而应乎人,革之时(义)大矣哉!’”老舍《四世同堂》四三:“她会老气横秋的,学着妓女们的口调。”

  • 指论调。

    孙中山《在广东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庆纪念会的演说》:“他们那些文明国家便要来代我们治中国,便要来共管。共管就是和从前瓜分一样的口调。”孙中山《答日本<朝日新闻>记者问》:“是何异以少弟而与强盗为伍,以劫其长兄之家,而犹对之曰,兄不当恨乃弟过於恨强盗,以吾二人本同血气也。此今日日本人同种同文之口调也。”

  • 【例句】 1、口调陈旧
    2、 喷口调节片传动装置
    【相关词】  绣口一吐,就是半个盛唐 《口才造就一生》 《口袋妖怪》 《实用汉语口语五百句》 《海校学生口述历史》 一口 一口一口 一口一声 一口三舌 一口不能着两匙 一口两匙 一口中 一口价 一口同声 一口同音 一口吸尽西江水 一口咬定 一口唾沫一个钉 一口气 一口胡柴
   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