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】 口传
【全拼】 kǒuchuán
【释义】
  • 口头传授;口头传达。

    《淮南子·氾论训》:“此皆不著於法令,而圣人之所不口传也。”唐韩愈《进顺宗皇帝买录表状》:“今之所以知古,后之所以知今,不可口传,必凭诸史。”宋司马光《涑水记闻》卷十四:“凡有所需索,不行文书,但遣人口传指挥。”

  • 【例句】 1、由讲述人一代接一代地将史实描述为传奇故事口传下来。
    2、 口传心授
    3、 ""意淫"二字,惟心会而不可口传,可神通而不可语达。"
    4、 虽然有人对“民俗”一词的使用有不同的理解,认为它是指儿童文学、风闻、传说等,但从学术意义上说,它是指“口传文化”,本书中我们将沿用此义。
    【近义词】 1. 口传 - 口授

    【口授】释义:

  • 口头传授。

    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仲尼思存前圣之业……有所襃讳贬损,不可书见,口授弟子,弟子退而异言。”唐韩愈《答殷侍御书》:“前者蒙示新注《公羊春秋》,又闻口授指略,私心喜幸。”吴晗《灯下集·古人读书不易》:“只能凭老师口授,自己笔记。”

  • 口头说,叫别人写。

    《三国志·蜀志·王平传》:“平生长戎旅,手不能书,其所识不过十字,而口授作书,皆有意理。”《魏书·高祖孝文帝纪下》:“才藻富赡,好为文章,诗赋铭颂,任兴而作。有大文笔,马上口授,及其成也,不改一字。”杜鹏程《在和平的日子里》第三章:“小秦说:‘……你认为这样好,就这样办。你口授命令吧。’”刘宾雁《本报内部消息(续篇)》:“总编辑叫他写三篇社论,口授了社论的中心内容。”

  • 【相关词】  绣口一吐,就是半个盛唐 《口才造就一生》 《口袋妖怪》 《实用汉语口语五百句》 《海校学生口述历史》 一口 一口一口 一口一声 一口三舌 一口不能着两匙 一口两匙 一口中 一口价 一口同声 一口同音 一口吸尽西江水 一口咬定 一口唾沫一个钉 一口气 一口胡柴
   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