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】 孔教
【全拼】 kǒnɡ jiào
【释义】
  • 指孔子的学说主张。

    南朝宋谢灵运《辨宗论》:“倚孔教者,所以潜成学圣,学圣不出《六经》。”《晋书·阮籍传赞》:“老篇爰植,孔教提衡,各存其趣,道贵无名。”

  • 认为儒家的学说主张与佛、道一样,具有宗教性质,故称之为“孔教”。

    清赵翼《书所见》诗:“孔教所到处,无不有佛教,佛教所到处,孔教或不到。”康有为《孔子改制考·儒教为孔子所创考》:“考见孔子创教名目义旨,儒之为孔教,遂成铁证矣。”胡适《<吴虞文录>序》:“吴先生和我的朋友陈独秀是近年来攻击孔教最有力的两位健将。”

  • 【例句】 1、相信人类灵魂的不朽显然是基督教徒、希腊人、道教和孔教观念上相同的地方。
    2、 有一次,萨利不合时宜、不加考虑地开了一句玩笑,他说:“要不是天冷,她已经送走一船传教士,去点化冥顽不灵的中国人拿24K金的孔教换假冒的基督教了。”
    3、 世间有几种关于人类的观念:传统的基督教的宗教观念,希腊的异教徒的观念,和中国人的道教和孔教的观念。
    【近义词】 1. 孔教 - 儒教

    【儒教】释义:

  • 指儒家学派。又称孔教。

    中国历史上把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视同宗教,与佛教、道教并称为三教。《晋书·宣帝纪》:“少有奇节,聪朗多大略,博学洽闻,伏膺儒教。”《梁书·儒林传序》:“魏、晋浮荡,儒教沦歇,风节罔树,抑此之由。”唐王维《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》:“王礼尊儒教,天兵小战功。”鲁迅《坟·寡妇主义》:“我生以前不知道怎样,我生以后,儒教却已经颇‘杂’了。”

  • 【相关词】 “孔明 “孔雀  孔融  孔雀 《孔雀东南飞》 一孔 一孔不达 一孔之见 一鼻孔出气 七孔 七孔八洞 七孔生烟 七孔针 七洞八孔 七疮八孔 三孔 三毛七孔 东家孔子 中国面孔 九孔螺
   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