荒地;空闲的土地。
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》:“长安地狭,上林中多空地,弃,愿令民得入田。”唐李颀《题卢五旧居》诗:“窗前緑竹生空地,门外青山如旧时。”宋沉括《梦溪笔谈·人事一》:“室之前有空地丈餘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八一回:“又在他住宅旁边,租了一片四五十亩大的空地,买了煤来,都堆在那空地上头。”
空着的地方;空隙。如:屋角还有点空地,正好摆个书架。
【空位】释义:
旧时祭祀时所供的死者灵位。
北周王褒《送观宁侯葬》诗:“丹旐书空位,素帐设虚樽。”
未占用的座位。如:会场第一排有三只空位。
【空隙】释义:
亦作“空郄”。空闲;间歇。
《管子·度地》:“当冬三月,天地闭藏,暑雨止,大寒起,万物实熟,利以填塞空郄,缮边城。”吴运铎《把一切献给党·转移》:“外面积雪很厚,我们后边的脚印迭着前边的脚印,一直走到港口,打算趁兵舰到上游巡逻去了的空隙,冲过江去。”
缝隙;裂缝。
南朝梁江淹《杂体诗·效郭璞“游仙”》:“朱霞入窗牖,曜灵照空隙。”唐欧阳詹《<栈道铭>序》:“天实凝清而成,地实凝浊而形。当其凝也,如鎔金下铸,腾云上浮,空隙有所不周,迴翔有所不合。”
机会;空子。
《三国志·吴志·周鲂传》:“今此郡民,虽外名降首,而故在山草,看伺空隙,欲復为乱,为乱之日,魴命讫矣。”《英烈传》第七十回:“弟意不如假意献城,图个空隙,刺了徐达,以报元主,也显得我们的忠心。”
闲置的土地。
《朱子语类》卷八七:“周公之封鲁,太公之封齐,去周室皆远,是近处难得空地,偶有此处空隙,故取以封二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