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】 客套
【全拼】 kètào
【释义】
  • 表示客气的套语;客气话。

    《花月痕》第十四回:“痴珠向荷生道:‘我们神交已久,见面不作客套了。’荷生笑道:‘説套话便不是我们真面目了。’”杨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二部第二九章:“道静作为他的同乡,拿着组织的介绍信,在北大灰楼二楼侯瑞的小单间房内和他见了面。见了面没有任何客套,他们关好屋门立即开始了简短的谈话。”

  • 说客气话。

    洪深《五奎桥》第一幕:“你以为同他们客套几句,说两声好听话恭维他们几句,他们就会当你是好人,掉转头向着你,帮着你。”浩然《机灵鬼》:“那中年干部也变得挺高兴,又跟老人家客套几句,就离去了。”

  • 犹言见外、疏远。

    《红楼梦》第一○五回:“甄夫人道:‘太太这话又客套了。如今我们家还有什么?只怕人家嫌我们穷罢咧。’”

  • 【例句】 1、道林低声说了句得体的客套话,朝四周打量了一下。
    2、 没有客套,是这个晚会的特点之一。
    3、 免除了客套.
    4、 彼此客套了几句。
    【近义词】 1. 客套 - 客气

    【客气】释义:

  • 谓言行虚骄,并非出自真诚。

    《左传·定公八年》:“公侵齐,攻廪丘之郛……主人出,师奔。阳虎伪不见冉猛者,曰:‘猛在此,必败。’猛逐之,顾而无继,伪颠。虎曰:‘尽客气也。’”杜预注:“言皆客气,非勇。”杨伯峻注:“客气者言非出於衷心。”《宋书·颜延之传》:“虽心智薄劣,而高自比拟,客气虚张,曾无愧畏。”清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姑妄听之一》:“守愚曰:‘公生长富贵,故持论如斯,寒士不贫贱骄人,则崖岸不立,益为人所贱矣。’余曰:‘此田子方之言,朱子已驳之,其为客气不待辨。’”章炳麟《箴新党论》:“彼虽恃其客气,外以风节自高,则不得不有所饰伪。”

  • 指文章虚夸浮泛。

    唐刘知几《史通·杂说中》:“其书文而不实,雅而无检,真迹甚寡,客气尤烦。”清阮元《与友人论古文书》:“是故两汉文章,著於班范,体制和正,气息渊雅,不为激音,不为客气。”

  • 一时的意气;偏激的情绪。

    宋司马光《赵滋札子》:“今滋数乘客气以傲使人,争小胜以挑强胡。”元姚燧《癸巳九日》诗:“客气已为强弩末,宦情空遶大刀头。”《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·论粤民谋抵制日货事》:“吾民之以散沙腾笑也久矣,所恃者一时奋迅之客气耳。”

  • 中医术语。指侵害人体的邪气。

    汉张仲景《伤寒论·太阳证上》:“动数变迟,膈内拒痛,胃中空虚,客气动膈,短气躁烦,心中憹。”方有执注:“客气,邪气也。”

  • 谦让;讲究礼仪。

    清李渔《玉搔头·媲美》:“你二人都不消客气,寡人决不为旧人情好,薄待新人;也决不为新人义重,冷落旧人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三回:“我同你从小儿就在一起的,不要客气,我也不许你客气。”

  • 2. 客套 - 礼貌

    【礼貌】释义:

  • 以庄肃和顺之仪容表示敬意;尊敬。

    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礼貌未衰,言弗行也,则去之。”赵岐注:“礼者,接之以礼也;貌者,颜色和顺,有乐贤之容。礼衰,不敬也;貌衰,不悦也。”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公都子曰:‘匡章,通国皆称不孝焉,夫子与之游,又从而礼貌之,敢问何也?’”赵岐注:“又礼之以颜色喜悦之貌也。”宋司马光《涑水记闻》卷十五:“公曰:‘凡待人无贵贱贤愚,礼貌当如一。’”清李渔《蜃中楼·寄书》:“寄信之人,乃唐朝侍御史。你须要礼貌他,不可妄自尊大。”

  • 今指以言语、行动所表现的恭敬谦虚。如:礼貌待客是商业服务人员起码的职业道德。

  • 【反义词】 1.客套 - 粗野

    【粗野】释义:

  • 指言语、举动粗鲁无礼。

    魏巍《东方》第六部第八章:“这粗野的叫骂,显然刺伤了伪军小队长。”杨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二九章:“你说胡先生粗野?可是,我看他挺和气呢。”

  • 粗犷强悍。

    瞿秋白《赤都心史》一:“粗野而有楞角的色彩,调和中有违戾的印象。”艾青《火把》诗:“他们把口号叫得那末响,又把火把举得那末高,他们每个都那末大,那末粗野。”


  • 2.客套 - 野蛮

    【野蛮】释义:

  • 不文明;没有开化。

    梁启超《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》第一章:“常任首领之有大功於本羣者,威德巍巍,慴服羣类,及其死也,以为神而祀之,而其子孙又利用野蛮时代之宗教迷信也。”胡适《美国的妇人》:“那些外国传教的人,回到他们本国去捐钱,到处演说我们中国怎样的野蛮不开化。”巴金《利娜》上篇:“他很少笑过,也不爱玩,又不肯跳舞。总之,他好像是一个野蛮人。”亦指没有开化的人。《水浒后传》第二回:“﹝毛豸﹞笑道:‘娘子,我这孩子刚刚满月,撞到野蛮这担东西送上门,值一二千两银子,也是彩头。’”鲁迅《故事新编·起死》:“你敢动手?这不懂哲理的野蛮!”

  • 蛮横。

    毛泽东《反对本本主义》:“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,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。这不太野蛮了吗?一点也不野蛮。”

  • 指蛮横的行为。

    萧三《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和初期革命活动》三九:“代表们叫工人们全体立即蹲下,说:‘我们只是为了要一碗饭吃,赤手空拳,不是什么造反。你们有卫兵,举‘大令’,要杀人,看是谁动野蛮!’”


  • 【相关词】 “刺客 “理中客”  刺客  客栈  《亲爱的客栈》 《侠客行》 《刺客信条》 《剑客》 《多情剑客无情剑》 《客中行》 《异乡异客》 《异次元骇客》 《新龙门客栈》 《知音漫客》 《红尘客栈》 《纽约客》 《虬髯客传》 《谏逐客书》 《黑客帝国》 一客不烦两家
   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