谓克制私欲,严以律己。
《汉书·王嘉传》:“孝文皇帝欲起露臺,重百金之费,克己不作。”唐韩愈《贺太阳不亏状》:“陛下敬畏天命,克己修身,诚发於中,灾销於上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九回:“他如此一想,早把从前作女儿时节的行径,全副丢开,却事事克己,步步虚心的作起人家。”瞿秋白《赤都心史》二五:“真也使人敬仰俄罗斯民族的伟大,宽洪,克己,牺牲的精神。”参见“克己復礼”。
指要价低。
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二:“在他的职业上,他永远极尽心,而且要钱特别克己。”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二二:“张科长,你是内行,一看就晓得估价克己不克己,小号一向抱薄利多销主义的,对老区同志,尤其要克己。”
克制自己,严格要求自己。
《后汉书·陈寔传》:“视君状貌,不似恶人,宜深剋己反善。”《北史·魏纪上》:“去春小旱,东作不茂,忧勤剋己,祈请灵祇。”唐韩愈《岳阳楼别窦司直》诗:“生还真可喜,剋己自惩创。”
【便宜】释义:
谓斟酌事宜,不拘陈规,自行决断处理。
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以便宜置吏,市租皆输入莫府,为士卒费。”《南史·顾宪之传》:“愚又以便宜者,盖谓便於公宜於人也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理宗绍定三年》:“凡翻异驳勘之狱,同守臣审鞫,便宜予决,毋得滞留。”《清史稿·选举志二》:“艺徒学堂……均可於中、小学堂便宜附设。”
指便宜行事之权。
《隋书·杨谅传》:“特许以便宜,不拘律令。”宋叶适《奏议·纪纲四》:“收还便宜,使州郡復承平之常制。”清李渔《奈何天·计左》:“近日又因北方告警,特赐尚方之剑,假以便宜,令我星驰赴剿。”
指有利国家,合乎时宜之事。
《汉书·刘敬传》:“敬脱輓輅,见齐人虞将军曰:‘臣愿见上言便宜。’”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奏启》:“鼂错受书,还上便宜。后代便宜,多附封事,慎机密也。”宋杨万里《寄题南城吴子直子常上舍兄弟社仓》诗:“天颜忧喜丞相知,常平使者陈便宜。”
方便;顺当。
《红楼梦》第四二回:“你这会子闲着,把送老老的东西打点了,他明儿一早就好走的便宜了。”《再生缘》第二十回:“康员外所居东首,别有墙门,里面亦通,如要另行出入,亦颇便宜的。”李大钊《桑西门的历史观》:“这种名称,纯是为分类的便宜而加的,并没有褒贬的意味存于其间。”
好处。
唐寒山《诗》之二七三:“有人来駡我,分明了了知。虽然不应对,却是得便宜。”宋赵长卿《满庭芳·荷花》词:“算劳心劳力,得甚便宜。”《警世通言·杜十娘怒沉百宝箱》:“原来纳粟入监的,有几般便宜:好读书,好科举,好中,结末来又有个小小前程结果。”老舍《月牙集·月牙儿三十三》:“最可恨的是些油子,不但不肯花钱,反倒要占点便宜走,什么半盒烟卷呀,什么一小瓶雪花膏呀,他们随手拿去。”
上风,优势。
《三国志平话》卷中:“曹相曰:‘倘若在旱滩上赢了周瑜,水面上交战,不得便宜。’”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八二回:“齐兵十分奋勇,吴兵渐渐失了便宜。”
上算,合算,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好处。
《京本通俗小说·拗相公》:“逍遥快乐是便宜,到老方知滋味别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一:“撞着时运又顺利,做去就是便宜的,得利甚多。”清平步青《霞外攟屑·掌故·陈侍御奏摺》:“今之议抚,内江皆许其出入,英夷一何便宜!”孙犁《白洋淀纪事·碑》:“看看这些景致,散散心,也比呆在村里担惊受怕强,比受鬼子汉奸的气便宜多了。”
价钱低。
沙汀《航线》:“米么,倒便宜,规定了的,几百钱一斗。”浩然《艳阳天》第七十章:“一边望着那各种各样的简单而又便宜的食品,一边盘算着吃些什么,吃多少。”
指某一方面的价值低廉。
母国政《大门口儿》:“一个简陋的小厨房,要两位工程师来施工,中国的工程师实在便宜。”
给以好处,使得到某种利益。
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柳氏子》:“言已,出门,曰:‘便宜他!’”巴金《家》三十:“各人有各人的职务,只便宜了觉民和觉慧两个人。”叶君健《火花》一:“我们现在在这里喝西北风,他还在家里睡大觉,太便宜他了。”
【公道】释义:
公正的道理。
《管子·明法》:“是故官之失其治也,是主以誉为赏,以毁为罚也。然则喜赏恶罚之人,离公道而行私术矣。”《后汉书·杨震传论》:“延、光之閒,震为上相,抗直方以临权枉,先公道而后身名,可谓怀王臣之节,识所任之体矣。”唐柳宗元《非国语下·获晋侯》:“吾讨恶而进仁,既得命於天子矣,吾将达公道於天下。”《金瓶梅词话》第四九回:“公道人情两是非,人情公道最难为;若依公道人情失,顺了人情公道亏。”
公平;公正。
唐杜牧《送隐者一绝》:“公道世间唯白髮,贵人头上不曾饶。”元无名氏《鸳鸯被》楔子:“替朝廷干事的,反倒受人弹论,公道安在?”冰心《冬儿姑娘》:“可是价钱也公道,海淀这街上,谁不是买她的?”
公共道路。
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:“殷之法:弃灰于公道者,断其手。”
的确,实在。
《西游记》第十七回:“却説那怪苏醒多时,公道难禁疼痛,只得跪在地下哀告。”《西游记》第二八回:“那呆子走得辛苦,心内沉吟道:‘当年行者在日,老和尚要的就有;今日轮到我的身上……公道没去处化。’”
【好处】释义:
美好的时候,美好的处所。
唐韩愈《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》诗之一:“最是一年春好处,絶胜花柳满皇都。”宋范成大《许季韶水乡席上》诗:“青山緑浦竹间明,彷彿苕溪好处行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三:“相公,你投亲眷好处安身许久了,再不到小菴走走。”
特指欢合情浓之时。
清李渔《蜃中楼·双订》:“他两个正在好处,不要惊散了他。”
优点,长处。
明王守仁《传习录》卷下:“古先圣人许多好处,也只是无我而已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三九回:“我们没事评论起来,你们这几个,都是百个里头挑不出一个来的。妙在各人有各人的好处。”鲁迅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拳术与拳匪》:“其次,对于陈先生主张的好处,也很有不能‘点头’的处所。”
福分;好运气。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二:“据着如此风水,该有发迹好处;据着如此用心贪谋来的,又不该有好处到他了。”《何典》第六回:“﹝道士道:﹞我看你将来有些好处,不如与你结个缘吧。”
收益;利益。
《京本通俗小说·错斩崔宁》:“若是我有些好处,加利赎你回来;若是照前这般不顺溜,只索罢了。”明张居正《女诫直解·卑弱》:“凡事让人自己退后,有好处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二五回:“你愿意他死了,有什么好处?”
恩惠。
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一:“因言王老好处,临行送银三两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六回:“因此直到今日我不曾报得他一分好处。”巴金《灭亡》第八章:“在路上老房东还絮絮地向我述说玛丽小姐的种种好处。”
好办,容易处理。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四:“钱财好处,放绑要紧。手脚都麻木了。”
容易交往。如:他性情好,比较好处。
【自制】释义:
自行制订;自己制造。
《汉书·王吉传》:“古者衣服车马贵贱有章,以褒有德而别尊卑,今上下僭差,人人自制,是以贪财诛利,不畏死亡。”颜师古注:“言无节度。”南朝梁陶弘景《古今刀剑录》:“齐高帝萧道成以建元二年造一刀,铭曰‘定业’,长五尺,篆书‘自制之’。”宋陈亮《问答上》:“君臣有定位,听命有常所,非天下之人所得而自制也。”梁启超《少年中国说》:“夫国也者,何物也?有土地,有人民,以居於其土地之人民,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,自制法律而自守之。”
克制自己。
唐柳宗元《与吕道州温论非国语书》:“余勇不自制,以当后世之訕怒,輒乃黜其不臧,救世之谬,凡为六十七篇,命之曰《非国语》。”宋文天祥《<指南录>自序》:“余至通,闻二王建元帅府於永嘉,陈枢使与张少保世杰方以李郭之事为己任,狼狈憔悴之餘,喜不自制。”茅盾《第一个半天的工作》:“黄女士觉得很不舒服,就竭力自制地要把注意集中在她自己座位的所在--没有窗的西墙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