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放。
《书·多方》“开释无辜”孔传:“开放无罪之人。”
敞开,允许入内。
元郑廷玉《看钱奴》楔子:“现今黄榜招贤,开放选场。”《醒世恒言·吴衙内邻舟赴约》:“正在迷恋之际,恰值丫鬟送面水叩门。秀娥轻轻的上槅子,开放丫鬟。”
今多指公园、展览会、图书馆等公共场所接待游人、参观者、读者等。如:故宫博物院经过整理已经对外开放;图书馆上午的开放时间是七时至十一时。
张开;舒展。
元王伯成《贬夜郎》第一折:“忽地眼皮开放,似一竿风外酒旗忙。”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草八·月季花》:“花深红,千叶,厚瓣,逐月开放,不结子也。”巴金《将军集·月夜》:“许多紫色的花朵在那里开放,莲叶就紧紧贴在船头。”
使关闭着的打开。
《水浒传》第六九回:“宋江先叫开放大牢,救出史进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八回:“吱嘍嘍两扇大门开放,前面花灯鼓乐一队队进去。”丁玲《一天》:“自来水管不住的开放,哗哗啦啦的,时时都有人在洗着什么东西。”
发射。
《太平天囯资料·史致谔档案》:“外国教习买孟开放落地开花砲。”
解除封锁、禁令、限制等。
巴金《家》三:“我巴不得你们的学堂马上开放女禁。”柯灵《香雪海·小浪花》:“这个古趣盎然的小城,满溢着历史的芳香,现在也已是对外开放的城市。”
思想开通、解放。
茅盾《烟云》六:“黄诒年以为做丈夫做到这个地步,太可怜,黄太太却觉得陶祖泰‘思想太不开放’。”《花城》1981年第2期:“他们的思想是开放的,手法是革新的。”
【怒放】释义:
盛开。
清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卷上:“大丈夫不因人热,何须怒放心花。”徐迟《庆功宴·长江桥头》:“桃李蓓蕾都在枝头出现,一见阳光就怒放。”
【盛开】释义:
谓花茂盛地开放。
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十九章:“北边的蕉园,南边的瀛台,丹桂盛开,古木参天。”
【绽放】释义:
【关闭】释义:
指门闩。
《管子·八观》:“宫垣关闭不可以不修。”后泛指防御性的设施。《古今小说·宋四公大闹禁魂张》:“宋四公道:‘小娘子,我来这里做不是,我问你则个,他这里到上库有多少关闭?’”
使开着的物体合拢。
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书记》:“出入由门,关闭当审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五六回:“两个婭嬛,又关闭了门户,吹灭了灯火。”艾青《大堰河--我的褓姆》诗:“大堰河,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: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,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。”
工厂或商店歇业。
周恩来《恢复生产,建设中国》:“有些买卖是会关闭一些的。特别是那些人民不需要的消费品的制造厂和商店是要关闭的。”
【凋谢】释义:
草木花叶脱落。
康濯《水滴石穿》第五章:“她是不是看到那四外的石头边上也长满了野花,而那些野花却已经在开始凋谢,因而有什么感慨?”碧野《金鸡菊》:“﹝金鸡菊﹞从春天到秋天,开了一拨又一拨,好象金鸡展翅,永不凋谢。”
死亡。多指老年人。
唐韩愈《寄崔二十六立之》诗:“朋交日凋谢,存者逐利移。”前蜀韦庄《思归》诗:“旧里若为归去好?子期凋谢吕安亡。”明宋濂《普福法师天岸济公塔铭》:“钱唐诸名山,以耆旧凋谢,唯师一人岿然如鲁之灵光。”清宣鼎《夜雨秋灯录·忠魂入梦》:“当日仓卒捐躯,既无碑誌,又无祠宇,老成凋谢,史册不书,殊寂寞耳。”孙犁《秀露集·夜思》:“年老者逐渐凋谢,年少者有待成熟。”
【封锁】释义:
亦作“封鏁”。封闭加锁。
唐张鷟《朝野佥载》卷五:“至一宅,封锁正密,打锁破开之,婢及高丽并在其中。”宋欧阳修《论史馆日历状》:“躬亲入柜封锁,候诸司供报齐足,修为日歷。”元无名氏《延安府》第一折:“你和媳妇儿先去,我封锁了门户便来也。”宋乐史《杨太真外传》:“国忠方醒,惶惧甚,遽走下楼,急令封鏁之。”
断绝与外界的联系。
朱德《和董必武同志》:“黄河东岸太行陬,封锁层层不自由。”邓小平《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》:“这些年来,由于‘四人帮’的破坏,在学风方面出了不少问题,例如压制讨论、互相封锁等。”
【封闭】释义:
以封记关闭,使不能动用、通行或随便打开。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,豪毛不敢有所近,封闭宫室,还军霸上,以待大王来。”清黄宗羲《天一阁藏书记》:“天一阁书,范司马所藏也……司马殁后,封闭甚严。”鲁迅《二心集·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》:“接着是封闭曾出新书或代售新书的书店,多的时候,一天五家。”
隔绝;蒙蔽。
南朝梁沉约《答庾光禄书》:“忌日制假,应是晋宋之间,其事未久。制假前止是不为宴乐,本不自封闭,如今世自处者也。”明高攀龙《讲义·万物皆备章》:“人被物欲封闭,却全隔碍了,故须强恕。”
【闭塞】释义:
堵塞。
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孟冬之月﹞天气上腾,地气下降,天地不通,闭塞而成冬。”汉应劭《风俗通·声音·琴》:“如有所穷困,其道闭塞,不得施行,及有所通达而用事,则著之於琴,以抒其意,以示后人。”宋苏辙《乞罢修河司札子》:“李伟輒敢献言,欲闭塞北流,回復大河。”闻一多《死水·闻一多先生的书桌》:“钢笔说烟灰闭塞了他的嘴。”
交通不便;偏僻。
明徐弘祖《徐霞客游记·滇游日记八》:“其叠级架梯,亦久废无存,今遂不觉闭塞。余谓不闭塞不奇也。”清魏源《圣武记》卷六:“其地闭塞不通久矣。”丁玲《杜晚香·“妈妈”回来了》:“杜晚香仍旧留在这个闭塞的小山沟。”
消息不灵通。
宋苏轼《答李端叔书》:“得罪以来,深自闭塞,扁舟草履,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,往往为醉人所推駡。輒自喜渐不为人识,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,有书与之亦不答。”陈登科《赤龙与丹凤》第一部八:“我深居穷乡僻壤,已变成聋盲之辈,既看不到,又听不见,对外边的情况,毫无所知,深感闭塞。”
风气不开通。
鲁迅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拳术与拳匪》:“譬如说某地风气闭塞,也未必无一二开通的人,但记载批评,总要据大多数立言,这一二人决遮不了大多数。”王西彦《一个小人物的愤怒》:“为了得到她,他的风气闭塞的家乡,博得一身狼藉的名声,好像别人所诟骂的,他把她‘拐骗’出来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