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】 解严
【全拼】 jiě yán
【释义】
  • 解除非常的戒备措施。

    《三国志·魏志·赵俨传》:“﹝儼曰:﹞‘今羽已孤迸,更宜存之以为权害。若深入追北,权则改虞於彼,将生患於我矣。王必以此为深虑。’仁乃解严。”《新唐书·代宗纪》:“癸酉,郭子仪及吐蕃战于灵台,败之,京师解严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五九回:“再过两天,督抚衙门的防守兵也撤退了,算是解严了。”

  • 谓脱去厚重的衣服,解除防寒设施。

    宋范成大《重阳后半月天气温丽忽变奇寒》诗:“今朝復何朝?晴色掛屋梁。人物各解严,儿童笑相将。”宋周密《齐东野语·赵信国辞相》:“公力辞召命,且云:‘更当支吾一冬,来春解严,容归故里。’朝廷许之。”

  • 【例句】 1、解严已经二十年了,但是自我设定在别人身上的戒严还是到处都是。
    2、 解严
    3、 崛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台湾新世代女作家,在台湾"解严"之后众声喧哗的背景下开始创作,拥有着后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相结合的精神资源。
    4、 摘要台湾因政治的因素,长久的不重视鄕土教育,直到解严后,才正视到鄕土教育的贫乏,因而提倡鄕土教育。
    【反义词】 1.解严 - 戒严

    【戒严】释义:

  • 在战时或其他非常情况下,所采取的严密防备措施。

    《三国志·魏志·贾逵传》“太祖心善逵”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《魏略》:“太祖欲征吴而大霖雨,三军多不愿行。太祖知其然,恐外有諫者,教曰:‘今孤戒严,未知所之,有諫者死。’”宋王禹偁《授节度使左金吾卫上将军制》:“尔其戒严黄道,警肃紫垣,致高枕于宸居,是予繄赖,法钩陈于环卫,在汝恪恭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八回:“适值江西寧王反乱,各路戒严。”巴金《灭亡》第十五章:“他们只知道上海市要戒严了。”


  • 【相关词】 “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? “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?” “活体解剖 “解脱”  巴解  解剖学 《三国志集解》 《忧郁的解剖》 《浪矢解忧杂货店》 《解决问题最简单的方法》 《解忧杂货店》 《解梦全书》 《说文解字》 【八拜之交详解】 【解释】 一知半解 一知片解 一解不如一解 一醉解千愁 万顷江田一鹭飞,谁解乘舟寻范蠡
   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