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除;解开。
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:“是时九卿罪死即死,少被刑,而成极刑,自以为不復收,於是解脱,诈刻传出关归家。”司马贞索隐:“谓脱钳釱。”唐韩愈《元和圣德诗》:“解脱挛索,夹以砧斧。”《水浒传》第四二回:“赵能把士兵衣服解脱了,领出庙门去。”沙汀《呼嚎》:“‘好吧,你就在屋里领娃娃吧!’她说,开始又解脱那女儿的背带。”
开脱;释放。
《汉书·赵广汉传》:“释质,束手,得善相遇,幸逢赦令,或时解脱。”颜师古注:“或逢赦令,则得免脱也。”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邢子仪》:“邢亦计窘,姑赂承牒者,赁车骑携朱诣绅,哀求解脱。”
消释。
明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·艺林学山四·锺馗》:“余久畜兹疑,未能解脱,一旦参会羣籍,不觉洞然。”
脱出窠臼。
清黄宗羲《金介山诗序》:“世以公安、竟陵为解脱,则迎之而为率易,为混沦,此求之於一时之好尚者也。”
佛教语。指摆脱烦恼业障的系缚而复归自在。亦指断绝“生死”原因,同“涅槃”、“圆寂”的含义相通。
北魏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·正始寺》:“求解脱於服佩,预参次於山垂。”《旧唐书·隐逸传·王友贞》:“乃抗志尘外,栖情物表,深归解脱之门,誓守薰脩之诫。”明李贽《与周友山书》:“古人以有身为患,故欲出离以求解脱。”清昭槤《啸亭杂录·刘文清》:“薨时毫无疾病,是日犹开筵款客,至晚端坐而逝,鼻注下垂寸餘,亦释家所谓善解脱者。”
泛指摆脱苦恼、困境等。
《水浒传》第十四回:“且説刘唐在房里寻思道:‘我着甚来由,苦恼这遭!多亏晁盖完成,解脱了这件事。’”浩然《艳阳天》第六九章:“从打倒卖粮食的事儿被揭发之后,这女人吓丢了魂儿,一直嘀嘀咕咕;这几天,瞧见马之悦和马凤兰又有点精神了,料想他们有了什么解脱的办法。”
【开脱】释义:
解除或推卸(罪名或对过失的责任)。
清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三》:“刀笔舞文,曲相开脱。遂使凶残漏网,白骨沉寃。”《老残游记》第十六回:“昨儿有个胡举人来拜我,先送一千两银子,説你们这一案,叫我设法儿开脱。”巴金《谈自己的创作·谈<憩园>》:“会有人认为这是立场问题,我的说法是在替自己开脱。”
指宽宥、赦免。
《绿野仙踪》第二七回:“桂芳大笑道:‘不但老长兄有此仁慈,即小弟亦何乐多杀!将来起解他们上道时,弟还要细细查问,开脱些出去。’”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四回:“餘下少的东西,我去替你们求求文大老爷,请他不必追究,可以开脱你们。”
开拔。
柳青《铜墙铁壁》第十五章:“村里最后一批部队已经开脱了。”
【摆脱】释义:
撇开;脱离。
唐韩偓《送人弃官入道》诗:“忸怩非壮志,摆脱是良图。”元汪元亨《沉醉东风·归田》曲:“着意来寻安乐窝,摆脱了名韁利锁。”清黄景仁《凤皇台上忆吹箫·洪稚存悼殇女和韵广之》词:“摆脱红尘浩劫,彭殤尽,一样荒邱。”巴金《随想录·中国人》:“不管你跑到天涯地角,你始终摆脱不了祖国,祖国永远在你的身边。”
【束缚】释义:
捆绑。指被拘囚。
《国语·齐语》:“庄公将杀管仲。齐使者请曰:‘寡君欲以亲为戮……’於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,齐使受之而退。”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李斯拘执束缚,居囹圄中。”宋陆游《书感》诗:“幸得还故园,快若解束缚。”章炳麟《訄书·定版籍》:“农夫占田寡,而为佣耕。其收租税,亩钱三千以上。有闕乏,即束缚诣吏。”
捆扎,缠束。
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齐人蹢子於宋者,其命閽也不以完,其求鈃钟也以束缚。”郭象注:“乃反以爱钟器为是。束缚,恐其破伤。”宋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一:“蜀人爨薪皆短而麄,束缚齐密。”元赵孟頫《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》之十七:“伐苇作薄曲,束缚齐榛榛。”清张锡祚《编篱》诗:“屏藩宛天成,束缚随人意。”
约束,限制。
《吕氏春秋·论人》:“意气宣通,无所束缚,不可收也。”唐元稹《投吴端公崔院长》诗:“臺官相束缚,不许放情志。”明李贽《复焦弱侯书》:“世间功名富贵,与夫道德性命,何曾束缚人,人自束缚耳。”巴金《<春天里的秋天>序》:“不合理的社会制度,不自由的婚姻,传统观念的束缚,家庭的专制,不知道摧残了多少正在开花的年轻的灵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