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】 解放
【全拼】 jiěfàng
【释义】
  • 解开;放松。

    北魏贾思勰《齐民要术·安石榴》:“十月中,以蒲藳裹而缠之;二月初乃解放。”元兰楚芳《愿成双·春思》套曲:“三四摺裙搀且休藉,九迴肠解放些些。”《西游记》第十六回:“他却一一从头唱名搜检,都要解放衣襟,分明点过,更无袈裟。”清薛福成《出使四国日记·光绪十六年二月十一日》:“展轮復行,有公司行派运淡水来船之小火轮,缆挂船尾,未及解放,被撞,顷刻沉没。”

  • 释放。

    《三国志·魏志·赵俨传》:“儼既囚之,乃表府解放,自是威恩并著。”宋文天祥《罗融斋墓志铭》:“有生馈禽鱼,必解放之。”康有为《大同书》戊部第七章:“囚奴者,刑禁者,先行解放,此为据乱。”

  • 消释;融化。

    元贯云石《清江引·惜别》曲:“闲来唱会《清江引》,解放愁和闷。”闻一多《死水·你看》:“你看春风解放了冰锁的寒溪,半溪白齿琮琮的漱着涟漪。”

  • 解除束缚,得到自由或发展。特指推翻反动统治。

    陈毅《记淮海前线见闻》诗:“新同志,解放最开怀。”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七:“上海解放了,人民翻了身。”周克芹《许茂和他的女儿们》第三章一:“解放前,她作童养媳的时候,成年伴随着她的一个感觉就是饥饿。”

  • 向上解送和向下发放。

    明陈子龙《治兵必先足饷疏》:“凡州县征输,苟非最疲之地,但使解放有序,则解京之数亦不可缺。”

  • 【例句】 1、那个男孩坚持要参加人民解放军。
    2、 解放军所向披靡,不到一个月就解放了全
    3、 亚伯拉罕·林肯解放了奴隶。
    4、 他献身于全人类的解放
    【近义词】 1. 解放 - 自由

    【自由】释义:

  • 由自己作主;不受限制和拘束。

    《玉台新咏·古诗<为焦仲卿妻作>》:“吾意久怀忿,汝岂得自由。”晋袁宏《后汉纪·灵帝纪中》:“今方权宦羣居,同恶如市,上不自由,政出左右。”《北史·尒朱世隆传》:“既总朝政,生杀自由,公行淫泆,信任羣小,随情与夺。”唐刘商《胡笳十八拍》之七:“寸步东西岂自由,偷生乞死非情愿。”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巩仙》:“野人之性,视宫殿如籓笼,不如秀才家得自由也。”

  • 法律名词。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,其自己的意志活动有不受限制的权利。如言论自由,集会结社自由之类均属之。

  • 哲学名词。人认识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并有计划地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去。哲学上所谓自由,是指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。

  • 2. 解放 - 解脱

    【解脱】释义:

  • 解除;解开。

    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:“是时九卿罪死即死,少被刑,而成极刑,自以为不復收,於是解脱,诈刻传出关归家。”司马贞索隐:“谓脱钳釱。”唐韩愈《元和圣德诗》:“解脱挛索,夹以砧斧。”《水浒传》第四二回:“赵能把士兵衣服解脱了,领出庙门去。”沙汀《呼嚎》:“‘好吧,你就在屋里领娃娃吧!’她说,开始又解脱那女儿的背带。”

  • 开脱;释放。

    《汉书·赵广汉传》:“释质,束手,得善相遇,幸逢赦令,或时解脱。”颜师古注:“或逢赦令,则得免脱也。”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邢子仪》:“邢亦计窘,姑赂承牒者,赁车骑携朱诣绅,哀求解脱。”

  • 消释。

    明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·艺林学山四·锺馗》:“余久畜兹疑,未能解脱,一旦参会羣籍,不觉洞然。”

  • 脱出窠臼。

    清黄宗羲《金介山诗序》:“世以公安、竟陵为解脱,则迎之而为率易,为混沦,此求之於一时之好尚者也。”

  • 佛教语。指摆脱烦恼业障的系缚而复归自在。亦指断绝“生死”原因,同“涅槃”、“圆寂”的含义相通。

    北魏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·正始寺》:“求解脱於服佩,预参次於山垂。”《旧唐书·隐逸传·王友贞》:“乃抗志尘外,栖情物表,深归解脱之门,誓守薰脩之诫。”明李贽《与周友山书》:“古人以有身为患,故欲出离以求解脱。”清昭槤《啸亭杂录·刘文清》:“薨时毫无疾病,是日犹开筵款客,至晚端坐而逝,鼻注下垂寸餘,亦释家所谓善解脱者。”

  • 泛指摆脱苦恼、困境等。

    《水浒传》第十四回:“且説刘唐在房里寻思道:‘我着甚来由,苦恼这遭!多亏晁盖完成,解脱了这件事。’”浩然《艳阳天》第六九章:“从打倒卖粮食的事儿被揭发之后,这女人吓丢了魂儿,一直嘀嘀咕咕;这几天,瞧见马之悦和马凤兰又有点精神了,料想他们有了什么解脱的办法。”

  • 【反义词】 1.解放 - 奴役

    【奴役】释义:

  • 奴仆。

    汉王充《论衡·变虚》:“人病且死,色见於面。人或谓之曰:‘此必死之徵也。虽然,可移於五邻,若移於奴役。’”

  • 把人当奴隶使用。

    清谭嗣同《仁学》二十:“及其箝络久之,胥一乡皆为所併吞,遂不得不供其奴役,而入租税於一家。”魏巍《东方》第五部第十五章:“过去我们虽然也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,可是人民是被污辱被奴役的。”


  • 2.解放 - 束缚

    【束缚】释义:

  • 捆绑。指被拘囚。

    《国语·齐语》:“庄公将杀管仲。齐使者请曰:‘寡君欲以亲为戮……’於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,齐使受之而退。”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李斯拘执束缚,居囹圄中。”宋陆游《书感》诗:“幸得还故园,快若解束缚。”章炳麟《訄书·定版籍》:“农夫占田寡,而为佣耕。其收租税,亩钱三千以上。有闕乏,即束缚诣吏。”

  • 捆扎,缠束。

    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齐人蹢子於宋者,其命閽也不以完,其求鈃钟也以束缚。”郭象注:“乃反以爱钟器为是。束缚,恐其破伤。”宋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一:“蜀人爨薪皆短而麄,束缚齐密。”元赵孟頫《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》之十七:“伐苇作薄曲,束缚齐榛榛。”清张锡祚《编篱》诗:“屏藩宛天成,束缚随人意。”

  • 约束,限制。

    《吕氏春秋·论人》:“意气宣通,无所束缚,不可收也。”唐元稹《投吴端公崔院长》诗:“臺官相束缚,不许放情志。”明李贽《复焦弱侯书》:“世间功名富贵,与夫道德性命,何曾束缚人,人自束缚耳。”巴金《<春天里的秋天>序》:“不合理的社会制度,不自由的婚姻,传统观念的束缚,家庭的专制,不知道摧残了多少正在开花的年轻的灵魂。”


  • 3.解放 - 约束

    【约束】释义:

  • 缠缚;束缚。

    《庄子·骈拇》:“约束不以纆索。”《楚辞·离骚》“索胡绳之纚纚”汉王逸注:“纫索胡绳,令之泽好,以善自约束,终无懈倦也。”宋欧阳修《玉楼春》词之十四:“红絛约束琼肌稳,拍碎香檀催急袞。”

  • 限制;管束。

    《史记·六国年表序》:“矫称蠭出,誓盟不信,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。”唐罗隐《谗书·市赋》:“非信义之所约束。”宋苏轼《潮州韩文公庙碑》:“祝融先驱海若藏,约束蛟鱷如驱羊。”清俞樾《春在堂随笔》卷十:“必有大山当其衝,约束河伯难为灾。”

  • 规章;法令。

    《文子·上义》:“约束信,号令明。”《史记·曾相国世家》:“参代何为汉相国,举事无所变更,一遵萧何约束。”宋苏轼《杭州谢放罪表》:“职在承宣,当遵三尺之约束;事关利害,輒从一切之便宜。”《明史·梁震传》:“至则下令军中,申约束。”


  • 【相关词】 “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? “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?” “活体解剖 “解脱”  巴解  解剖学 《三国志集解》 《忧郁的解剖》 《浪矢解忧杂货店》 《解决问题最简单的方法》 《解忧杂货店》 《解梦全书》 《说文解字》 【八拜之交详解】 【解释】 一知半解 一知片解 一解不如一解 一醉解千愁 万顷江田一鹭飞,谁解乘舟寻范蠡
   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