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下怨仇。
《书·泰誓下》:“自絶于天,结怨于民。”《史记·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行无穷之欲,甘心快意,结怨於匈奴,非所以安边也。”清李渔《奈何天·焚券》:“我们做纪纲的,只该与他施恩,不可替他结怨。”
郁结不散的怨忿。
《韩非子·大体》:“至安之世,法如朝露,纯朴不散,心无结怨,口无烦言。”
【构怨】释义:
结怨,结仇。
《诗·王风·兔爰序》:“《兔爰》閔周也,桓王失信,诸侯背叛,构怨连祸。”《晋书·汝南王亮等传赞》:“构怨连祸,递遭非命。”
搆怨:结怨。
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抑王兴甲兵,危士臣,搆怨於诸侯,然后快於心与?”《汉书·平帝纪》:“惟苛暴吏多拘繫犯法者亲属,妇女老弱,搆怨伤化,百姓苦之。”《资治通鉴·晋惠帝永康元年》:“今州、郡搆怨日深,入城必有大祸。”《明史·太祖纪一》:“元扩廓帖木儿与李思齐、张良弼搆怨,屡相攻击,朝命不行,中原民益困。”清马建忠《巴黎复友人书》:“遇有嫌隙,可讲信修睦,无復兴兵搆怨矣。”
【树怨】释义:
犹结怨。
《孔子家语·致思》:“思仁恕则树德,加严暴则树怨。”《史记·春申君列传》:“夫以王壤土之博,人徒之众,兵革之彊,壹举事而树怨於楚,迟令韩魏归帝重於齐,是王失计也。”
【树敌】释义:
树立仇敌。
明陈子龙《晋论》:“武帝开疆拓境,几侔秦汉,天下岂有为晋敌者,而使诸王擅兵于外,以自树敌哉?”清薛福成《与英外部商定派员会立坎巨提头目疏》:“幸而窥彼隐情,颇以俄燄方张,亟思联络中国,不欲敛怨树敌,臣得就此设法磋磨。”鲁迅《书信集·致李秉中》:“从去年以来,我因为喜欢在报上毫无顾忌地发议论,就树敌很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