亦作“结昏”。缔结婚姻关系。
《公羊传·昭公七年》“七年,春,王正月,暨齐平”汉何休注:“时鲁方结婚於吴,外慕强楚,故不汲汲於齐。”唐高彦休《唐阙史·许道敏同年》:“俄有张希復员外结婚於丞相奇章公之门。亲迎之夕,辟道敏为儐赞。”《资治通鉴·晋安帝隆安三年》:“殷仲堪恐桓玄跋扈,乃与杨佺期结昏为援。”清袁枚《新齐谐·江轶林》:“其叔欲以其女结婚豪族,翁颇不愿,故来避地。”
指男女结成合法夫妻。
唐白居易《赠内》诗:“我亦贞苦士,与君新结婚。”元傅若金《悼亡》诗之四:“贫贱远结婚,中心两不移。”曹禺《雷雨》第一幕:“他很寂寞的样子,我替他很难过。他到现在为什么还不结婚呢?”
比喻两种事物的结合。
梁启超《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》第一章:“盖大地今日只有两文明,一泰西文明,欧美是也;一泰东文明,中华是也。二十世纪,则两文明结婚之时代也。”鲁迅《花边文学·北人与南人》:“这倘和北方固有的‘贫嘴’一结婚,产生出来的一定是一种不祥的新劣种!”
【匹配】释义:
配合。婚配。
《后汉书·赵咨传》:“昔舜莽苍梧,二妃不从。岂有匹配之会,守常之所乎?”《易·姤》“﹝彖曰﹞:刚遇中正”唐孔颖达疏:“一女而遇五男,既不可取;天地匹配,则能成品物。”《醒世恒言·乔太守乱点鸳鸯谱》:“你快回家引儿子过来。我差人去唤徐雅带女儿来当堂匹配。”清昭槤《啸亭杂录·宫女四万》:“三年一选,择其幽嫻贞静者入后宫,及配近支宗室,其餘者任其自相匹配。”川剧高腔《拉郎配》第五场:“我那彩凤女儿,与你匹配,刚刚合适。”
配偶。
《古今小说·张古老种瓜娶文女》:“若得此女以为匹配,足矣。”
搭配。
唐元稹《叙诗寄乐天书》:“近世妇人晕澹眉目,綰约头鬢,衣服修广之度,及匹配色泽,尤剧怪艷。”明陶宗仪《辍耕录·谣言》:“自中原至于江之南,府县村落,凡品官庶人家,但有男女年十二三以上,便为婚嫁,六礼既无,片言即合……自后有贵贱贫富、长幼、妍丑,匹配之不齐者,各生侮怨。”
犹分配。
唐顾非熊《妙女传》:“﹝妙女﹞遂起支分兵马,匹配几人於某处检校,几人於病人身上束缚邪鬼。”
【娶妻】释义:
3. 结婚 - 完婚【完婚】释义:
指男子娶妻。
明史可法《家书》五:“考期场事俱不远,吾弟完婚后,当以进取为志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一○九回:“我想要给你二哥哥完婚,你想想好不好?”王西彦《古屋》第一部三:“那孩子十岁上的大烟瘾,三年之后也就死了,还来不及过门完婚。”
【成亲】释义:
谓成就其父的名望。
《礼记·哀公问》:“公曰:‘敢问何谓成亲?’孔子对曰:‘君子也者,人之成名也,百姓归之名,谓之君子之子,是使其亲为君子也,是为成其亲之名也已。’”
结婚。
《宣和遗事》后集:“遂将奴奴嫁与他,今成亲六日矣。”《警世通言·玉堂春落难逢夫》:“教他做官勤慎公廉,念你年长未娶,已聘刘都堂之女,不日送至任所成亲。”沈从文《贵生》:“回到舅舅病床边时,就说他想成亲了。”
【成婚】释义:
亦作“成昏”。结婚。
《左传·桓公三年》:“会于嬴,成昏于齐也。”《玉台新咏·古诗<为焦仲卿妻作>》:“今已二十七,卿可去成婚。”宋陆游《岳池农家》诗:“买花西舍喜成婚,持酒东邻贺生子。”清冯桂芬《孝妇单孺人家传》:“﹝孺人﹞遂养於妇家,年十有六成昏。”
指结成姻亲。
《三国志·魏志·张邈传》:“沛相陈珪恐术布成婚,则徐扬合从,将为国难。”
【成家】释义:
成立家室,娶妻。
汉赵晔《吴越春秋·越王无余外传》:“成家成室,我造彼昌。”唐吕岩《沁园春》词:“贪痴汉,望成家学道,两事双全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九八回:“却説宝玉成家的那一日,黛玉白日已昏晕过去,却心头口中一丝微气不断,把个李紈和紫鹃哭的死去活来。”鲁光《中国姑娘》:“痴心的男朋友一两天就给她发来一封信,催促她成家。”
兴家,持家。
《隶释·汉金广延母徐氏纪产碑》:“夫妇勤苦,积入成家。”《辽史·后妃传·景宗睿智皇后》:“﹝后﹞北府宰相思温女。早慧。思温尝观诸女扫地,惟后洁除,喜曰:‘此女必能成家。’”清葆光子《物妖志·虎》:“既至官,俸禄甚薄,妻力赞成家。”
犹安家。
唐韩愈《桃源图》诗:“初来犹自念乡邑,岁久此地还成家。”
形成流派。
清周亮工《与吴冠五》:“金秀才式祖评侯朝宗之文曰:已自成家,惜得名差蚤,未暇鍊句耳。”清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卷一:“前明门户之习,不止朝廷也,於诗亦然。当其盛时,高杨张徐,各自成家,毫无门户。”
成为专家。
郭沫若《我的童年》第一篇五:“大哥的诗、书、画,不客气地说一句话,好像没有一样可以成家。”参见“成名成家”。
东汉初公孙述起成都,自立为帝,号成家。
光武遣吴汉、臧宫伐之。述将延岑力战,公孙兵败,身死。见《后汉书·公孙述传》。清纳兰性德《咏史》之五:“痛哭难为入庙身,譙周本意劝称臣,市桥旂帜咸阳战,不及成家尚有人。”
【配合】释义:
谓成为夫妇。
汉焦赣《易林·明夷之需》:“童女无室,未有配合,空坐独宿。”元关汉卿《窦娥冤》第四折:“至十七岁与夫配合,才得两年,不幸儿夫亡化,和俺婆婆守寡。”清李渔《奈何天·调美》:“这一男一女,若还配合起来,竟是普天之下第一对好夫妻了。”
合在一起显得合适、相称。
汉张衡《灵宪》:“日与月,此配合也。”宋沉括《梦溪笔谈·乐律二》:“其间声音出入,亦不全应古法,略可配合而已。”老舍《二马》第二段五:“收拾完了,她插着手儿四围看了看,觉得书房里的粉色窗帘,和墙上的蓝花儿纸不大配合。”
各方分工合作以完成同一工作任务。
毛泽东《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》:“青年团要配合党的中心工作。”魏巍《东方》第五部第一章:“我志愿军部队为积极配合东线人民军作战,发起了有限目的的进攻,并占领了西方山、斗流峰等要点。”
交配。
宋曾巩《秃秃记》:“禽兽夷狄於其配合孕养,知不相祸也,相祸则其类絶也久矣。”鲁迅《朝花夕拾·<狗·猫·鼠>》:“狗们在大道上配合时,常有闲汉拿了木棍痛打。”
【仳离】释义:
离别。亦指妇女被遗弃。
《诗·王风·中谷有蓷》:“有女仳离,嘅其叹矣。”郑玄笺:“有女遇凶年而见弃,与其君子别离。”唐息夫牧《冬夜宴萧十丈因饯殷郭二子西上并序》:“夫子以家君政事,百里无事,命门弟子赋诗鸣琴,亦以释仳离之怨焉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三二:“范氏伉儷之欢,管不得张福娘仳离之苦。”康有为《大同书》甲部第三章:“死生执别,永远仳离。”
背离。
唐弢《尺素书》:“有许多论点,不仅不符合当时历史条件下具体事实,也远远地仳离了鲁迅先生参加论争的本意。”
【未婚】释义:
【离婚】释义:
解除婚姻关系。后专指通过法律手续解除夫妻关系。
《晋书·愍怀太子遹传》:“初,太子之废也。妃父王衍表请离婚。”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贤媛》:“贾充前妇是李丰女,丰被诛,离婚徙边。”宋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三:“郭知运以离婚为逐客。”曹禺《北京人》第二幕:“他,他疯了,他要离婚。”
【聚首】释义:
犹碰头;聚会。
宋苏舜钦《诣匦疏》:“然民情汹汹,聚首横议,咸有忧悸之色。”明曹学佺《八月朔日予返白下》诗:“此别纷纷难聚首,天涯那许梦魂闲?”清查礼《八声甘州》词:“有几番,天涯聚首;有几番,弹泪别西东?”清吴樾《与同志某君书》:“前在兽居村聚首一日夜,彼此各抒所见。”冰心《庄鸿的姊姊》:“他在唐山工业学校肄业,离家很远,只有年假暑假,我们才能聚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