犹节候。季节,气候。
汉王充《论衡·寒温》:“寒温天地节气,非人所为明矣。”南朝宋谢灵运《燕歌行》:“孟冬初寒节气成,悲风入闺霜依庭。”唐张籍《喜王起侍郎放牒》诗:“东风节气近清明,车马争来满禁城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九四回:“如今虽是十一月,因节气迟,还算十月。”柳青《铜墙铁壁》第十三章:“这时是阴历七月初二,虽然过了‘立秋’的节气已经十来天了,可是到晌午还是很热。”参见“二十四节气”。
气节。
《宋书·自序传》:“﹝沉矫﹞以节气立名,仕为立武校尉、偏将军。”明方孝孺《戆窝记》:“士之可贵者在节气,不在才智。”姜妙香《追怀往事》:“﹝梅兰芳﹞是个明大义、讲节气的人。”参见“气节”。
【骨气】释义:
犹气概;志气。
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:“时人道阮思旷:‘骨气不及右军,简秀不如真长。’”宋罗烨《醉翁谈录·钱穆离妻而后再合》:“幼而聪敏,长而好学,风姿粹美,骨气轩昂。”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六:“可是穷人要有穷人的骨气。我那媳妇也和我一样,不乐意向谁去低头。”
犹气势;气韵。
《宋书·王微传》:“兄文骨气,可推英丽以自许。”唐韦续《书品优劣》:“释玄悟骨气无双,迥出时辈。”明陶宗仪《辍耕录·叙画》:“夫象物必在乎形似,形似须全其骨气;骨气形似,皆本乎立意,而归乎用笔。”郑文焯《鹤道人论词书》:“﹝词﹞所贵清空者,曰骨气而已。其实,经史百家悉在熔炼中而出以高澹,故能骚雅,渊渊乎文有其质。”
指身分。
《醒世恒言·两县令竞义婚孤女》:“他骨气也比你重几百分哩。你切莫慢他。若是不依我言语,我回家时,就不与你认夫妻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