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】 节略
【全拼】 jiélüè
【释义】
  • 概要;摘要。

    宋苏轼《申明户部符节略赈济状》:“右臣窃详户部符内,止是节略行下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六回:“年兄,你便写起一张呈子节略来。”鲁迅《书信集·致王志之》:“讲演稿的节略,须给我看一看。”

  • 删节省略。

    元德异《<坛经>序》:“惜乎《坛经》为后人节略太多,不见六祖大全之旨。”明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·经籍会通一》:“右子渊所纪古今书籍梗概,颇为简明,大都本马氏《通考》所载而节略之。”

  • 外交文书的一种。用来说明事实、证据或有关法律的问题,不签字也有用印,重要性次于照会。

    清薛福成《滇缅分界大概情形疏》:“﹝曾纪泽﹞仅与外部互书节略存卷,旋即交卸回华。”梁启超《中国国债史》:“时李鸿章力主贷法之议,而今上大反对之,英相沙侯亦电英使,使严詰总署食言之咎,总署正踌躇不决,而法使之节略至,凡五条。”

  • 【例句】 1、简略;简称;缩写;节略;缩写式
    2、 你读的是全书还是节略本?
    3、 这是《名人实录》一书的小巧的节略版。
    4、 读者文摘》主要是各种书籍和出版物的节略
    【近义词】 1. 节略 - 省略

    【省略】释义:

  • 粗疏;简略。

    《三国志·蜀志·杨戏传》:“戯虽性简惰省略,未尝以甘言加人,过情接物。”南朝宋裴駰《<史记集解>序》:“故中散大夫东莞徐广研核众本,为作《音义》,具列异同,兼述训解,麤有所发明,而殊恨省略。”

  • 删节;省除。

    杨树达《古书疑义举例续补·省句例》:“古人文中,常有省略一句者。其所以省略之故,有由于説者语急不及尽言,而记事者据其本真以达之者;有由于执笔者因避繁而省去者。”巴金《<爝火集>后记》:“我没有写吃饭的场面……我把晚会省略了,晚会并无其他的节目。”

  • 【反义词】 1.节略 - 详尽

    【详尽】释义:

  • 详审备悉。

    《三国志·魏志·高贵乡公髦传》:“古义弘深,圣问奥远,非臣所能详尽。”宋马永卿《嬾真子》卷三:“且三代之时,百工传氏,孙袭祖业,子受父训,故其利害如此详尽。”清抟沙拙老《闲处光阴》卷下:“嗣閲文或有舛误,无不详尽其义,笔之卷端。”

  • 详细无遗。

    唐李延寿《上<南北史>表》:“虽则疏野,远惭先哲,於披求所得,窃谓详尽。”清彭绍升《陈和叔传》:“和叔所草奏,援古证今,剴切详尽。”孙犁《秀露集·耕堂读书记(一)》:“对于人物和环境的描写,更详尽更广阔了。”

  • 犹详情。

    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六回:“安老爷接着问了问,依然不得详尽。”


  • 【相关词】 “失节” “幼灵节” “鬼节 《汤姆的圣诞节》 《第十年的情人节》 《节妇吟·寄东平李司空师道》 《节妇吟》 一年三节 一支半节 一枝一节 一百四十五节 一肢一节 一肢半节 一致之节 一阳节 七举时节 七节鞭 万圣节 万圣节的大南瓜 万寿圣节
   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