犹会见。
《仪礼·丧服》:“传曰:何以繐衰也。诸侯之大夫,以时接见乎天子。”郑玄注:“接,犹会也。诸侯之大夫以时会见於天子而服之。”宋王谠《唐语林·方正》:“时苗给事及杜黄门同时为吏部知銓。将出门,延龄接见,採侦二侍郎口气。”明方孝孺《答王仲缙书》:“足下谓僕所接见者,少不能副遐陬僻壤之望,因欲著书以化之。”清薛福成《豫筹各国使臣合请觐见片》:“凡各国使臣初到一国驻扎之时,其君主无不接见,慰劳数语以示优待。”《<艾青诗选>自序》:“不久,我得到周恩来同志的接见。”
【会见】释义:
会同朝见。
《后汉书·第五伦传》:“﹝建武﹞二十九年,从王朝京师,随官属得会见,帝问以政事,伦因此酬对政道,帝大悦。”
跟别人相见。
《周书·王褒传》:“白云在天,长离别矣,会见之期,邈无日矣。”宋苏轼《与何浩然书》:“未即会见,千万珍重。”冰心《晚晴集·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周总理》:“一次的会见,就给我们以毕生难忘的印象。”
有时用于外交场合。
《光明日报》1989.2.26:“国家主席杨尚昆今天晚上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布什总统。”
将会见到。
《晋书·索靖传》:“靖有先识远量,知天下将乱,指洛阳宫门铜驼,叹曰:‘会见汝在荆棘中耳!’”元沉禧《一枝花》套曲:“会见悬鱼袋,行看佩虎符。”
【访问】释义:
咨询;求教。
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“侨闻之,君子有四时,朝以听政,昼以访问,夕以脩令,夜以安身。”《梁书·文学传下·刘杳》:“杳少好学,博综羣书,沉约、任昉以下,每有遗忘,皆访问焉。”清陈田《明诗纪事辛籤·孙承宗》:“年三十餘为举子,仗剑游塞下,歷亭障,穷阨塞,访问老将退卒,通知边事要害。”
寻访;打听。
《北史·萧叡传》:“﹝叡﹞年至四岁,未尝识母。其母魏华阳公主也。其从母姊郑氏戏谓曰:‘汝是我姨儿,何倒亲游氏?’叡因访问,遂失精神。”宋罗烨《醉翁谈录·裴航遇云英于蓝桥》:“﹝裴航﹞及抵京师,但以杵臼为念,或於喧鬨处,高声访问玉杵臼,皆无影响,众号为风狂。”韦君宜《牺牲者的自由》:“写信,拍电报,访问,到每一个有一线希望的地方去,我用尽心力,搜罗‘他或者会活’的一星半点事实。”
拜访;看望。
《隋书·艺术传·韦鼎》:“高祖尝从容谓之曰:‘韦世康与公相去远近?’鼎对曰:‘臣宗族分派,南北孤絶,自生以来,未尝访问。’”元李直夫《虎头牌》第一折:“莫不是叔叔婶子两口儿来访问?”艾青《普希金广场》诗:“深秋的夜晚我到这里,访问你诗人沉思的面影。”
【访问】释义:
咨询;求教。
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“侨闻之,君子有四时,朝以听政,昼以访问,夕以脩令,夜以安身。”《梁书·文学传下·刘杳》:“杳少好学,博综羣书,沉约、任昉以下,每有遗忘,皆访问焉。”清陈田《明诗纪事辛籤·孙承宗》:“年三十餘为举子,仗剑游塞下,歷亭障,穷阨塞,访问老将退卒,通知边事要害。”
寻访;打听。
《北史·萧叡传》:“﹝叡﹞年至四岁,未尝识母。其母魏华阳公主也。其从母姊郑氏戏谓曰:‘汝是我姨儿,何倒亲游氏?’叡因访问,遂失精神。”宋罗烨《醉翁谈录·裴航遇云英于蓝桥》:“﹝裴航﹞及抵京师,但以杵臼为念,或於喧鬨处,高声访问玉杵臼,皆无影响,众号为风狂。”韦君宜《牺牲者的自由》:“写信,拍电报,访问,到每一个有一线希望的地方去,我用尽心力,搜罗‘他或者会活’的一星半点事实。”
拜访;看望。
《隋书·艺术传·韦鼎》:“高祖尝从容谓之曰:‘韦世康与公相去远近?’鼎对曰:‘臣宗族分派,南北孤絶,自生以来,未尝访问。’”元李直夫《虎头牌》第一折:“莫不是叔叔婶子两口儿来访问?”艾青《普希金广场》诗:“深秋的夜晚我到这里,访问你诗人沉思的面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