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】 接风
【全拼】 jiēfēng
【释义】
  • 设宴款待远来或远归的人。

    元石子章《竹坞听琴》第一折:“打扫书房,着孩儿那里安歇,便安排酒餚,与孩儿接风去来。”明《杀狗记·拒绝乔人》:“又闻得二哥回家,特备一盃水酒接风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十回:“两公子欢喜不已,当夜设席接风,留在书房歇息。”侯宝林《菜单子》:“我请您个便饭,一半给您接风,一半咱们哥儿俩谈会子。”

  • 【例句】 1、我说这真是再好不过的接风
    2、 高松年今天替部里派来视察的参事接风,各系主任都得奉陪,请辛楣这时候就去招待。
    3、 我们设宴为他归来接风
    4、 我陪你们去找旅馆好好休息一下,晚上我替你们接风。”
    【近义词】 1. 接风 - 拂尘

    【拂尘】释义:

  • 古代用以掸拭尘埃和驱赶蚊蝇的器具。

    《警世通言·王安石三难苏学士》:“﹝荆公﹞亲手於鹊尾瓶中,取拂尘将尘拂去,儼然如旧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三回:“旁边丫鬟执着拂尘、漱盂、巾帕,李紈、凤姐立於案边布让。”老舍《老张的哲学》第二七:“﹝兰先生﹞手里一把白马尾拂尘,风儿吹过,绸大衫在下部飘起,白拂尘遮满前胸,长头发散在项后,上中下三部迎风飘舞,真是飘然欲仙。”

  • 封建时代皇室卤簿仪仗之一。按等级各有定制。

    《清会典图·舆卫二·卤簿二》:“皇帝卤簿拂尘,朱氂为之,长二尺,结於木柄,柄长二尺一寸二分,围一寸五分七釐,通髤以金,上饰鏤金龙首二寸五分,衔小金鐶以缀拂,下饰鏤金龙尾三寸三分,末属金鐶,垂朱緌。”

  • 掸除尘埃。

    晋无名氏《白紵舞歌诗》之一:“袍以光躯巾拂尘,制以为袍餘作巾。”唐杜甫《从事行赠严二别驾》诗:“乌帽拂尘青骡粟,紫衣将炙緋衣走。”

  • 洗尘。谓设宴慰劳远方来人。

    元乔吉《金钱记》第一折:“今日小官在於私宅,聊备蔬酌,与飞卿拂尘。”元吴昌龄《张天师》第一折:“早安排异品奇珍,与姪儿权且拂尘。”明张四维《双烈记·归省》:“我儿途路辛苦,赛多娇看酒,为你姐姐拂尘。”

  • 【反义词】 1.接风 - 洗尘

    【洗尘】释义:

  • 设宴欢迎远方来人。

    《宣和遗事》前集:“这人是师师的一箇哥哥,在西京洛阳住。多年不相见,来几日,也不曾为洗尘。今日办了几杯淡酒,与洗泥则箇。”清宣鼎《夜雨秋灯三录·妓笃故谊》:“黄沙陈星堂,近从安南归帆……朋辈为其洗尘。”茅盾《多角关系》五:“今晚上给子翁在吴江春洗尘,子翁是一定要到的!”古代洗尘亦包括馈物。参阅清翟灏《通俗编·仪节》。


  • 2.接风 - 送行

    【送行】释义:

  • 到远行人启程的地方,和他告别,看他离去。

    唐杜甫《新安吏》诗:“送行勿泣血,僕射如父兄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四回:“﹝汤镇臺﹞起程之日,闔城官员都来送行。”巴金《中岛健藏先生》:“昨天日本小说家井上靖先生经过上海回东京,我到机场送行。”

  • 犹饯行。

    《水浒传》第三二回:“宋江坚决要行,孔太公安排筵席送行。”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三回:“明天上了岸,大人们一齐要高升了,一杯送行酒是万不可少的。”


  • 3.接风 - 饯行

    【饯行】释义:

  • 设酒送行。

    唐杨炯《<送并州旻上人诗>序》:“鸡山法众,饯行於素滻之滨;麟阁良朋,祖送於青门之外。”《老残游记》第二回:“管事的再三挽留不住,只好当晚设酒饯行。”夏衍《秋瑾传》第一幕:“真的要去留学,也得给此地的几个朋友们知道,拣个日子,我给您饯行,好吗?”


  • 【相关词】   接  接吻  接吻鱼 《第一次的亲密接触》 《致命接触》 一接 一接如旧 三接 上气不接下气 东手接来西手去 两接 交头接耳 交接 亲接 今接舆 仍接 传宗接代 依接 保护接地 候接
   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