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】 揭发
【全拼】 jiēfā
【释义】
  • 阐明;揭示。

    鲁迅《南腔北调集·“论语一年”》:“生物在进化,被达尔文揭发了,使我们知道了我们的远祖和猴子是亲戚。”

  • 谓揭露缺点、错误、罪行等。

    鲁迅《书信集·致尤炳圻》:“我们还要揭发自己的缺点,这是意在复兴,在改善。”魏巍《东方》第四部第二五章:“我们要发动群众,还要叫他们里头的人起来揭发。”

  • 【例句】 1、我将揭发他全部的不法行为。
    2、 他公开揭发他亲兄弟是小偷。
    3、 证人出人意料的揭发充满戏剧性。
    4、 她不知道她是否应该揭发他。
    【近义词】 1. 揭发 - 揭露

    【揭露】释义:

  • 揭示隐蔽的事物。

    洪深《五奎桥》第一幕:“你怕我将你的底细都揭露出来么?”巴金《探索集·我和文学》:“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写来控诉、揭露、攻击这些敌人的。”

  • 2. 揭发 - 检举

    【检举】释义:

  • 揭发他人的过失、罪行。

    《西游记》第二三回:“只是多拜老孙几拜,我不检举你就罢了。”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五七:“中学,大学,一律施行大检举,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许多教员与学生被捕。”

  • 犹选择。

    宋苏轼《杭州上执政书之二》:“伏望相公一言,检举成法,自朝廷行下,使五穀通流,公私皆济。”宋周煇《清波杂志》卷一:“宰臣吕大防等言,昨奉圣旨宣諭,皇帝纳后有期,已令入内侍省检举施行者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》:“今条具当今弊政与夫捄正之宜,请检举行之。”

  • 荐拔。

    宋李光《与胡邦衡书》:“郊赦虽有检举之文,仇人在朝,固已絶望,死生祸福,定非偶然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高宗绍兴十九年》:“丙申,詔责授建寧军节度副使、昌化军安置李光,永不检举。”

  • 【反义词】 1.揭发 - 包庇

    【包庇】释义:

  • 袒护;掩护。多用于坏人坏事。

    清昭槤《啸亭杂录·明世宗用人》:“﹝世宗﹞恶杨升庵终身,介溪不能包庇。”清黄爵滋《敬陈六事疏》:“即大吏或有闻见,时派稽查,率皆移东补西,或一人领充数名,或暂雇贸易之人支应塞责,彼此包庇,狡獪百出,虽大吏亦无可如何。”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七:“这次,就更不同了;来的是日本人,还有不包庇坏蛋琉璃球儿的?”


  • 2.揭发 - 隐瞒

    【隐瞒】释义:

  • 谓掩盖真相不让人知道。

    《警世通言·唐解元一笑姻缘》:“﹝学士﹞呼公子詰问其由。公子不敢隐瞒。”清黄六鸿《福惠全书·刑名·拿获》:“捕壮不敢隐瞒唆诈,其受害者亦鲜矣。”峻青《海啸》第四章:“这一点,我对你并不隐瞒。”


  • 【相关词】 上房揭瓦 冤揭 匿名揭帖 厉揭 发揭 变揭 呼揭 唇揭 唇揭齿寒 孔揭 密揭 开揭 扎揭 打揭 括揭 按揭 掀天揭地 掀揭 提揭 揭不开锅
   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