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】 教授
【全拼】 jiàoshòu
【释义】
  • 学官名。

    宋代除宗学、律学、医学、武学等置教授传授学业外,各路的州、县学均置教授,掌管学校课试等事,位居提督学事司之下。元代诸路散府及中州学校和明清的府学亦置教授。宋高承《事物纪原·抚字长民·教授》:“宋朝神宗元丰中,兴太学三舍,以经术养天下之才,又於诸大郡府,始各置教授一人,掌教导诸生。”清钱泳《履园丛话·耆旧·仲子教授》:“至壬子癸丑,果连捷,中会榜第四,后补寧国府教授。”

  • 对私塾先生的尊称。

    《京本通俗小说·西山一窟鬼》:“吴教授看那入来的人,不是别人,却是十年前搬去的邻舍王婆。”《水浒传》第十四回:“雷横便道:‘教授不知,这厮夜来赤条条地睡在灵官庙里,被我们拿了这廝。’”

  • 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。

    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子夏居西河教授,为魏文侯师。”唐薛用弱《集异记·蒋琛》:“霅人蒋琛,精熟二经,常教授於乡里。”巴金《关于<长生塔>》:“他教授中文,也需要找人帮忙。”

  • 高等学校教师学衔或职务名称之一。

    老舍《牺牲》:“我是哈佛的博士,我是大学的教授。”冰心《我的学生》:“又在两月以后,我在一个大学里,单身教授的宿舍窗前,拆开了P的一封信。”

  • 【例句】 1、有人可能说军事教员至少可以训练你在战斗中如何保存生命,专横的教授至少可以为你在现实世界中的变化做准备。
    2、 史密斯教授在医学院当了两年的客座教授
    3、 图标按钮中的图像并不需要教授用户其目的,而只需要容易识别即可,用户通过其他方式会知道它的目的。
    4、 此书献给专家老前辈约翰·克利斯欣·贝拉教授
    【近义词】 1. 教授 - 教师

    【教师】释义:

  • 教授歌曲、戏曲、武术等技艺的人。

    元张国宾《罗李郎》第三折:“人都道你是教师,人都道你是浪子。上长街百十样风流事,到家中一千场五代史。”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九十回:“月娘众人躧着高阜,把眼观看,看见人山人海围着,都看教师走马耍解的。”清王夫之《薑斋诗话》卷二:“诗文立门庭使人学已,人一学即似者,自詡为‘大家’,为‘才子’,亦艺苑教师而已。”

  • 向学生传授知识、执行教学任务的人。

    清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卷一:“永乐取举人、监生年少者入翰林院,习夷字,以通事为教师。”王力《推广普通话的三个问题》:“学校里教师必须用普通话讲课。”

  • 2. 教授 - 老师

    【老师】释义:

  • 年老辈尊的传授学术的人。

    《史记·孟子荀卿列传》:“田駢之属皆已死,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。”唐韩愈《施先生墓铭》:“自贤士大夫、老师宿儒、新进小生,闻先生之死,哭泣相弔。”宋欧阳修《问进士策》:“自秦之焚书,六经尽矣,至汉而出,皆其残脱颠倒,或传之老师昏耄之説,或取之冢墓屋壁之间。”王闿运《今皇上七年以疆域为纪》:“名孚实副,许为老师。”

  • 泛称传授文化、技艺的人。

    《新五代史·杂传十七·崔棁》:“其乐工舞郎,多教坊伶人、百工商贾、州县避役之人,又无老师良工教习。”金元好问《示侄孙伯安》诗:“伯安入小学,颖悟非凡儿,属句有夙性,説字惊老师。”

  • 今为对教师的尊称。

    叶圣陶《春联儿》:“你老师替我拟的那副春联儿,书塾里老师仔细讲给我听了。”刘心武《班主任》:“张老师被她拉到了外屋,几个小姑娘都站起来叫‘张老师’。”

  • 明清两代,生员、举子称座主和学官为“老师”。

    明王世贞《觚不觚录》:“至分宜当国,而諛者称老翁,其厚之甚者称夫子。此后门生称座主俱曰老师。”清黄宗羲《广师说》:“自科举之学兴,而师道亡矣。今老师门生之名徧于天下,岂无师哉!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七回:“这学里老师是朝廷制下的,专管秀才,你就中了状元,这老师也要认的。”

  • 对僧侣的尊称。

    唐王建《寻李山人不遇》诗:“从头石上留名去,独向南峯问老师。”唐姚合《赠卢沙弥小师》诗:“年小未受戒,会解如老师。”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一百回:“那普静老师跏趺在禪床上敲木鱼,口中念经。”

  • 指军队出征日久而疲惫。

    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老师费财,亦无益也。”《晋书·江统传》:“方今关中之祸,暴兵二载,征戍之劳,老师十万。”清魏源《圣武纪》卷九:“语及额勒登保、德楞泰屡次奏捷,则皆为将信将疑之词,意存忌妬,以揜己老师南山、纵贼陇西之失。”

  • 【反义词】 1.教授 - 学生

    【学生】释义:

  • 学习养生之道。

    《庄子·达生》:“田开之见周威公,威公曰:‘吾闻祝肾学生,吾子与祝肾游,亦何闻焉?’”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曰:“学养生之道也。”

  • 在校学习的人。

    《后汉书·灵帝纪》:“﹝光和元年﹞始置鸿都门学生。”李贤注:“鸿都,门名也。於内置学,时其中诸生……至千人焉。”唐韩愈《请复国子监生徒状》:“国子舘学生三百人。”吴玉章《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》一:“大致是书院刚成立不久,学生们即爱议论时政,臧否人物。”

  • 借指向人家学习某种知识或经验、技能等的人。

    毛泽东《论人民民主专政》:“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。很奇怪,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?”

  • 晚辈。

    宋王闢之《渑水燕谈录·名臣》:“宰相王溥父祚,少为太原掾属。宿州防御使既老,溥劝其退居洛阳,居常怏怏,及溥为相,客或候祚,溥常朝服侍立,客不安席,求去。祚曰:‘学生劳贤者起避耶?’”明田艺蘅《留青日札·学生》:“陈省华对客,子尧叟等列侍,客不安,省华曰:‘学生列侍,常也。’”

  • 明清读书人或官场中自称的谦词。

    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七四回:“西门庆道:‘也是淮上一个人送学生的。’”清孔尚任《桃花扇·媚座》:“个个是学生提拔,如今皆成大僚了。”《说岳全传》第十回:“学生祖上,原系世代武职,故遗下此剑,今学生已三代改习文学,此剑并无甚用。”

  • 方言。指男孩子。


  • 【相关词】 -教授 《三教搜神大全》 《三教源流搜神大全》 《乡村教师》 《教养的迷思》 《教父》 一乘显性教 一生一代一双人,争教两处销魂。 一神教 一赐乐业教 七教 三徙教 三教 三教一体 三教九流 三教图 三教布衣 三迁之教 不可教训 不吝指教
   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