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形声。从斗,角声。本义:古量器名,也是容量单位,十斗为一斛)
同本义。
如:斛斗(斛与斗。皆粮食量器名);斛子(粮食量具);斛槛(粮食量具)
[量]∶多用于粮食
十斗曰斛。——《仪礼》
比喻物之小。
如:斛舟(小船)
另见jiào
【决斗】释义:
亦作“决斗”。
1.决定最后胜败的战斗。《后汉书·吕布传》:“布弯弓顾曰:‘诸君观布射﹝戟﹞小支,中者当各解兵,不中可留决鬭。’”《魏书·侯莫陈悦传》:“黑獭至,遥望见悦,欲待明日决鬭。”郭沫若《战声集·诗歌国防》:“如今他要在最前线和猛恶的帝国主义决斗。”
泛指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。
瞿秋白《乱弹·财神还是反财神》:“他们也就非常之驯服,对着外国大财神总是‘镇静而无抵抗’,想多得几个赏钱。可是,他们还很勇敢--时时刻刻要互相决斗,为的是要抢赏钱。”茅盾《子夜》十九:“这时候,市场里正轰起了从来不曾有过的‘多头’和‘空头’的决斗。”
欧洲旧时流行的一种风俗。双方发生争端,各不相让,约定时间地点,并邀请证人,彼此用武器格斗。古代多用剑,近代用手枪。我国为个人恩怨进行的格斗,亦称“决鬭”。
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七七:“假若他这一辈子也有一桩教他觉得可耻的事,那便是他丢了老婆而没敢向东阳决斗。”王统照《春雨之夜·沉思》:“﹝叔云﹞眼睁睁望着她的影子,随了青年走去!白色丝裙的摆纹摇动,也似乎嘲笑他的失意一般。看她对待青年那种亲密态度,恨不能立刻便同他决斗。”沈从文《从文自传·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》:“至于我那地方的大人,用单刀扁担在大街上决斗本不算回事。”
【和解】释义:
宽和,宽容。
《荀子·王制》:“和解调通……则姦言并至,尝试之説锋起。”杨倞注:“谓宽和不拒下也。”
平息纷争,重归于好。
《史记·韩信卢绾列传》:“匈奴冒顿大围信,信数使使胡求和解。”唐李肇《唐国史补》卷上:“﹝李令﹞与张延赏有隙……德宗尝令韩晋公和解之。”清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一》:“二人几攘臂,一老儒和解之。”丁玲《莎菲女士日记·三月十七》:“那天晚上苇弟赌着气回去,今天又小小心心的自己来和解,我不觉笑了。”
犹溶解。
北魏贾思勰《齐民要术·笨麴并酒》:“﹝作白醪酒法﹞凡三酘。济,令清,又炊一斗米酘酒中,搅令和解。”
【搏斗】释义:
徒手或用刀、棒等激烈地对打;奋力斗争。
《新唐书·李载义传》:“性矜荡,好与豪杰游,力挽彊搏鬭。”魏巍《东方》第四部第十五章:“一场艰苦壮烈的搏斗又要开始了。”《新华文摘》1982年第5期:“他凭着这匕首和投枪,和社会恶势力进行殊死的搏斗。”
【格斗】释义:
搏斗。《汉书·戾太子传》:“吏围捕太子……主人公遂格鬭死。”唐李白《战城南》诗:“野战格鬭死,败马号鸣向天悲。”明梁辰鱼《浣纱记·送饯》:“残兵格鬭筋力疲,沿出烽火军声沸。”曹禺《王昭君》第五幕:“在黑暗中,显出了战场,一片格斗厮杀的景象。”
【纠纷】释义:
亦作“糺纷”。交错杂乱貌。
汉司马相如《子虚赋》:“岑崟参差,日月蔽亏,交错纠纷,上干青云。”晋左思《蜀都赋》:“山阜相属,含谿怀谷;岗峦糺纷,触石吐云。”唐沉佺期《神龙初废逐南荒途出郴口北望苏耽山》诗:“重崖下縈映,嶛嶢上糺纷。”
纷忧;杂乱。
《宋书·刘勔传》:“勔以世路纠纷,有怀止足,求东阳郡。”唐玄奘《大唐西域记·印度总述》:“详夫天竺之称,异议纠纷,旧云身毒,或曰贤豆,今从正音,宜云印度。”郭沫若《文艺论集续集·我们的文学新运动》:“不则彻底奋斗,做个纠纷的人生之战士与丑恶的社会交绥。”
犹纠缠。
清唐甄《潜书·权实》:“细事纠纷,要政委弃。”鲁迅《书信集·致孟十还》:“我们要以页计,他们要以字数计,即此一端,就纠纷了十多天,尚无结果。”
争执的事情。
巴金《关于<春天里的秋天>》:“这一对夫妇有了两个女儿,生活虽不算宽裕,家庭中却没有纠纷。”老舍《茶馆》第一幕:“今天又有一起打群架的,据说是为了一只家鸽,惹起非用武力解决不可的纠纷。”赵树理《登记》:“也有两件不准的,那就是有破绽,一件是假岁数报得太不相称,一件是从前有过纠纷。”
【纷争】释义:
多所争执;纠纷。
《宋书·律历志中》:“历数难明,前代通儒多共纷争。”宋苏轼《高邮陈直躬画雁》诗之二:“众禽事纷争,野鴈独闲絜。”明叶襄《感旧》诗:“洛蜀纷争日,君王宵旰时。内朝私鬭急,河北捷书迟。”范文澜蔡美彪等《中国通史》第二编第二章第六节:“汉宣帝时,匈奴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严重的纷争,五个单于争夺统治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