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】 焦急
【全拼】 jiāojí
【释义】
  • 着急。

    《西游补》第十二回:“﹝行者﹞不见个师父,越发心中焦急。”鲁迅《书信集·致黎烈文》:“但连续的小说可就难了,至少非常常连载不可,倘不能寄稿时,是非常焦急的。”

  • 【例句】 1、乘客的亲友们把航运事务所团团围住,焦急地向工作人员询问情况。
    2、 这时,迷离恍惚已经被焦急所代替,而焦急又开始使她感到了饥渴。
    3、 比如说客户住在洛杉矶,因此地址目录不确定。 区号可能是213,也可能是310。 如果这名助手冲进办公室焦急地嚷道:“停下你手中的活!
    4、 随着下午时光的逝去,我的心越来越焦急
    【近义词】 1. 焦急 - 发急

    【发急】释义:

  • 犹着急。

    《西游记》第五七回:“你休发急,教悟空与你同去花果山看看。是真难灭,是假易除。”王统照《站长》:“他也明白了这个直爽的老人有点空发急,没处下手。”赵树理《传家宝》:“等不得金桂说完,李成娘就又发急了。”

  • 2. 焦急 - 焦虑

    【焦虑】释义:

  • 着急忧虑。

    唐温庭筠《上蒋侍郎启》之二:“劳神焦虑,消日忘年。”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何仙》:“我适至提学署中,见文宗公事旁午,所焦虑者殊不在文也。”巴金《砂丁》:“少女的声音里充满了焦虑。”

  • 3. 焦急 - 着急

    【着急】释义:

  • 焦躁不安。

    宋杨万里《晓行闻竹鸡》诗:“路不唤君君自去,为谁著急不归休。”

  • 焦躁不安。

    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回:“这个当儿,张金凤更比她父母着急。”鲁迅《书信集·致章廷谦》:“《游仙窟》的销场的确不坏,但改正错字之处,还是算了罢,出版者不以为意,读者不以为奇,作者一人,空着急亦何用?”

  • 赶紧。

    《儒林外史》第十六回:“只是而今我父亲病着……如今我弟兄着急请先生替父亲医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八回:“还有十几里。客人,你要着急些走。”

  • 【反义词】 1.焦急 - 冷静

    【冷静】释义:

  • 冷清寂寞;不热闹。

    元关汉卿《金线池》第三折:“俺则这等吃酒可不冷静!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二:“只是身边没有了这个亲生女儿,好生冷静!”清李渔《风筝误·拒奸》:“淑娟与母亲同居西院,虽然冷静,倒喜清閒。”鲁迅《书信集·致白莽》:“又,只一篇传,觉得太冷静,先生可否再译十来篇诗,一同发表。”

  • 沉着而不感情用事。

    魏巍《东方》第三部第六章:“‘先打坏前面的汽车,来堵住坦克,这仗就好打了!’郭祥冷静地想。”


  • 2.焦急 - 镇定

    【镇定】释义:

  • 安定,稳定。

    《国语·晋语七》:“柔惠小物,而镇定大事。”韦昭注:“镇,安也。言智思能安定也。”唐元稹《赠裴行立左散骑常侍制》:“而况於镇定远荒,经略逋寇,毗倚方切,忽焉薨殂,不有追崇,曷彰悯悼?”茅盾《子夜》五:“近来这样的事太多了,报纸载不胜载,并且为了镇定人心计,也只好少载。”

  • 遇事沉着,不慌乱。

    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六一回:“赵武有文德……祁午临事镇定,臣父匄能识大体,皆一时之选。”清刘大櫆《乡饮宾金君传》:“遇事之盘错,其精神常镇定,而卒能有剖决而解其纷。”毛泽东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第五章第二节:“我们需要的是热烈而镇定的情绪,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。”

  • 镇压;平定。

    《三国志·魏志·邓艾传》:“今蜀举众归命,地尽南海,东接吴会,宜早镇定。”邓慕韩《书丁未防城革命军事》:“又电广西提督丁槐,拨衡军二营,绥远军一营,前往镇定。”


  • 【相关词】 .焦耳  焦恩俊 、焦 一片焦土 三尺焦桐 三焦 上焦 下焦 中焦 主焦点 主焦煤 乌焦巴弓 分离焦虑症 劳心焦思 劳身焦思 发焦 变焦距镜头 变焦镜头 口干舌焦 可怜焦土
   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