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】 讲求
【全拼】 jiǎngqiú
【释义】
  • 修习研究。

    《左传·宣公十六年》:“武子归而讲求典礼,以脩晋国之法。”南朝宋何承天《重答颜光禄》:“凡讲求至理,曾不折以圣言,多採譎怪,以相扶翼,得无似以水济水邪?”宋陈亮《江河淮汴策》:“然其议臣之讲求,若东流北流之説,贾生、韩生之论,虽或足以为一时之便利,揆之古义,是皆汩陈其五行者也,乌足以动天而回河乎!”

  • 追求;重视。

    夏丏尊叶圣陶《文心》十六:“因为讲求快速,行书比楷书更多用处。”沙汀《困兽记》十二:“他是很讲求实际的,可是别人却也并不虚华。”

  • 【例句】 1、在这些和其他许多类似的传说中,贯穿着一个独特的中心思想:松下的管理班子意态坚强,讲求实效,生气勃勃。
    2、 我们崇尚自由,但讲求法治;
    3、 我亲爱的医生,克雷杜克先生是非常讲求实际的――月亮决不会把他引向富有诗意的心醉神迷的境地。
    4、 这就是托马斯·格雷因。焦煤镇的人们说他是一个顶顶呱呱,讲求实际的生意人。
    【近义词】 1. 讲求 - 考究

    【考究】释义:

  • 考索研究。

    宋陈善《扪虱新话·读书当讲究得力处》:“岂知今之俗学乃全不攷究,以‘六经’为治世语言,至欲求道则以为尽在浮屠氏?”攷,一本作“考”。清薛福成《出使四国日记·光绪十六年六月十一日》:“该船攷究多年,因欲觅得矾石制练,始能成功。”

  • 考索研究。

    《魏书·高允传》:“先所论者,本不注心;及更考究,果如君语。”宋费衮《梁谿漫志·地理指掌图》:“今世所传《地理指掌图》不知何人所作,其考究精详,詮次有法,上下数千百年一览而尽,非博学洽闻者不能为。”《明史·金声传》:“政事得失,军民利病……皆与臣工考究於燕閒之间。”李一氓《明天启本<延庆寺志>》:“1979年秋曾过常熟,访兴复寺,正修缮中,以未携《寺志》,无法一一考究。”

  • 讲求,重视。

    郭沫若《沸羹集·怎样运用文学的语言》:“章节也宜考究,大抵轻松的文体宜短,沉重抑郁的文字宜长。”巴金《家》二五:“倩如拿着剪刀得意地把文的头发修了又修……老密斯倒不像文那样细心考究。”

  • 精美,精致。

    夏衍《复活》第三幕第二场:“特米德里穿着考究的礼服,但是神志恍惚不定。”杨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四章:“在他们的身边,漂亮的救生圈、考究的游泳衣、精致的像蘑菇样的大洋伞和各种花花绿绿的酒瓶子堆了一大片。”

  • 2. 讲求 - 讲究

    【讲究】释义:

  • 研究。

    宋张端义《贵耳集》卷下:“何自然中丞上疏,乞朝廷併库,寿皇从之,方且讲究未定。”明徐盛《西园杂记》卷上:“向使当时有邃菴者,居中与同列礼官从容讲究,俯从斯论,则圣心以慰而於国体亦全矣。”清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卷下:“他如管絃丝竹之音,靡不悉心讲究。”

  • 议论。

    《红楼梦》第七三回:“他们走至院中,听见几个人讲究。探春从纱窗一看,只见迎春依在牀上看书,若有不闻之状,探春也笑了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八回:“他料是讲究他,他益发慢条斯理,得意洋洋;俏摆春风,谈笑自若。”

  • 顶真;注重。

    《红楼梦》第五六回:“姑娘们分中,自然是不敢讲究,天天和小姑娘们就吵不清。”清陈廷焯《白雨斋词话》卷一:“大抵刘蒋之词未尝无笔力,而理法气度全不讲究,是板桥、心餘辈所祖,乃词中左道。”

  • 考究,谓力求精美完善。亦指精美完善。

    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六回:“另外有个小厨房,饮食极其讲究。”许地山《无忧花》:“这两三年来,太太小姐们穿得越发讲究了,连那位黄老太太也穿得花花绿绿的。”孔厥袁静《新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三回:“屋里油漆的家具,和大大小小的玻璃镜,都亮闪闪的,布置得挺讲究。”

  • 道道儿;所谓道理。

    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八回:“他道:‘这又算个什么呢?大伙儿都是出来取乐儿,没讲究。’”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四回:“后来听了他二人攀谈,方晓得其中还有这许多讲究。”刘绍棠《蒲柳人家》:“原来,这条兜肚大有讲究。”

  • 【相关词】 《易经系传别讲》 《演讲的力量》 不讲 不讲武德 不讲道理 世讲 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中讲 串讲 主讲 云南讲武堂 五讲四美 五讲四美三热爱 传讲 侍讲 侍讲学士 俗讲 僧讲 劝讲 午讲
   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