谓双方相持不下,无所进展。
田汉《乱钟》:“这样就使罢工更僵持下去,工厂快要关门了。”魏巍《东方》第五部第六章:“可是出人意料,敌人既没有撤退,也没有再上来,竟形成了一种奇怪的僵持局面。”
【争持】释义:
争相拿着;竞相拿出。
唐韩愈《桃源图》诗:“争持酒食来相馈,礼数不同樽俎异。”吴玉章《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》十五:“由于两广总督张鸣岐出示取消股东会议案,引起广东人民更加愤慨,于是争持纸币挤兑,以为反抗。”
争斗、争执而不相让。
《西游记》第十四回:“他那里六条大汉,你这般小小的一个人儿,怎么敢与他争持?”《封神演义》第八十回:“闻相父破阵,孤心不安。往往争持,致多苦恼,孤想不若回军,各安疆界,以乐民生。”巴金《家》八:“学生们兴奋地嚷着要进去,兵士们不肯放下枪。两方面争持不下。”
【周旋】释义:
亦作“周还”。运转。
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乱气狡愤,阴血周作,张脉僨兴,外彊中乾,进退不可,周旋不能。”《国语·越语下》:“必顺天道,周旋无究。”《汉书·天文志》:“荧惑出则有大兵,入则兵散。周还止息,乃为其死丧。”
谓辗转相追逐。
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若不获命,其左执鞭弭、右属橐鞬,以与君周旋。”杜预注:“周旋,相追逐也。”宋苏轼《和子由苦寒见寄》:“何时逐汝去?与虏试周旋。”杨朔《火并》:“如果能有五百个武装的队员,他们便可以建立抗日政权,不怕城里那一班绅士反对,也可以进一步和敌人周旋了。”
古代行礼时进退揖让的动作。
《礼记·乐记》:“升降上下,周还裼袭,礼之文也。”陆德明释文:“还,音旋。”孔颖达疏:“周谓行礼周曲迴旋也。”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动容周旋中礼者,盛德之至也。”
引申为交往;交际应酬。
三国魏曹操《与荀彧追伤郭嘉书》:“郭奉孝年不满四十,相与周旋十一年,险阻艰难,皆共罹之。”《朱子语类》卷一三六:“王导为相,只周旋人过一生。尝有座客二十餘人,逐一称赞。”明王世贞《觚不觚录》:“余自嘉靖丁巳、戊午间为青臬,前后所周还三抚臺,刘公来、傅公颐、丁公以忠,皆知己。”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三七:“叹完了气,他还得有说有笑的和友人们周旋。”
环绕;盘曲。
《列子·汤问》:“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,其顶平处九千里。”《三国志·吴志·诸葛恪传》:“众议咸以丹阳地势险阻,与吴郡、会稽、新都、鄱阳四郡邻接,周旋数千里,山谷万重。”元王子一《误入桃源》第二折:“山环水绕天台洞,势周旋,形曲折。”
盘桓;展转;反复。
晋夏侯湛《东方朔画赞》:“周旋祠宇,庭序荒芜。”宋苏轼《渔樵闲话录》下篇:“周旋宛转,思之不得。”清周亮工《朱静一诗序》:“﹝近人之诗若文﹞骤观之,非不洋洋焉煜煜焉,周旋观之,嚼蜡矣。”
照顾;周济。
《三国志·魏志·臧洪传》:“每登城勒兵,望主人之旗鼓,感故友之周旋。”《古今小说·裴晋公义还原配》:“当朝裴晋公每怀惻隐,极肯周旋落难之人。”苏曼殊《与刘三书》:“曼前离芜时,已囊空若洗,幸朋友周旋,不致悲穷途也。”
美好;漂亮。
《敦煌变文集·丑女缘起》:“毁谤阿罗嘆(汉)果业,致令人貌不周旋。”蒋礼鸿通释:“﹝周旋﹞是漂亮、好看的意思。”
交际;应酬。
清戴名世《赠蒋玉度还毘陵序》:“习剽窃之文,工侧媚之貌,奔走形势之途,週旋僕隶之际,以低首柔声乞哀於公卿之门。”
周全;照顾。
《恨海》第八回:“年伯如此週旋,真是粉身难报。”
【坚持】释义:
执意不改,始终如一。
《新唐书·元澹传》:“岂悟章句之士,坚持昔言,摈压不申,疑於知新,果於仍故?”元郑光祖《伊尹耕莘》第二折:“若坚持固辞,是故违君命,罪有所归也。”明何良俊《四友斋丛说·史二》:“而老爷坚持此议,倘事有不测,则灭族之祸不远。”毛泽东《做一个完全的革命派》:“坚持真理,修正错误。”
【对峙】释义:
相对而立。
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资水》:“县左右二冈对峙。”唐杨炯《浮沤赋》:“排两足而分规,擘波心而对峙。”魏巍《东方》第四部第十四章:“一条笔直的公路延伸过去,有一座两山对峙的山口,那想必就是虎鸣山口了。”
对抗;抗衡。
清黄鸿寿《开设资政院》:“院中议员以钦选、民选两部分组织而成,两造之分子,隐隐然若两党之对峙。”柳青《铜墙铁壁》第十九章:“我军逐步后撤,退到张朴墕和十字墕村南,与敌人隔沟对峙。”
【相持】释义:
双方对立、争持,互不相让。
《战国策·魏策四》:“秦、赵久相持於长平之下而无决。”《陈书·高祖纪上》:“我师已老,将士疲劳,歷岁相持,恐非良计。”宋苏轼《试馆职策题》之三:“此三者皆安危之所係,利害相持而未决者也。”徐迟《在高炉上》:“人都疲倦透顶,情绪越来越低,两种意见相持不下。”
互相扶持、抱持。
《韩诗外传》卷二:“羣臣皆相持而歌。”宋苏轼《王中父哀词》:“軾自黄州量移汝海,与中父之子沇子相遇於京口,相持而泣。”《红楼梦》第六四回:“﹝贾母﹞见了尤氏婆媳,不免又相持大痛一场。”
互相依存。
《韩非子·功名》:“名实相持而成,形影相应而立,故臣主同欲而异使。”汉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官制象天》:“求天数之微莫若於人,人之身有四肢,每肢有三节,三四十二,十二节相持而形体立矣。”
互相牵制。
《北史·周室诸王传论》:“料其轻重,间以亲疏,首尾相持,远近为用,使其位足以扶危,其权不能为乱。”
相打;交战。
《京本通俗小说·错斩崔宁》:“那人也不回话,照面一拳。刘官人侧身躲过,便起身与这人相持。”元关汉卿《五侯宴》第三折:“今差贼将王彦章,领十万军兵搦俺相持。”《西游记》第四三回:“这泼邪!果然无状。且不要教孙大圣与你对敌,你敢与我相持么?”
【和解】释义:
宽和,宽容。
《荀子·王制》:“和解调通……则姦言并至,尝试之説锋起。”杨倞注:“谓宽和不拒下也。”
平息纷争,重归于好。
《史记·韩信卢绾列传》:“匈奴冒顿大围信,信数使使胡求和解。”唐李肇《唐国史补》卷上:“﹝李令﹞与张延赏有隙……德宗尝令韩晋公和解之。”清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一》:“二人几攘臂,一老儒和解之。”丁玲《莎菲女士日记·三月十七》:“那天晚上苇弟赌着气回去,今天又小小心心的自己来和解,我不觉笑了。”
犹溶解。
北魏贾思勰《齐民要术·笨麴并酒》:“﹝作白醪酒法﹞凡三酘。济,令清,又炊一斗米酘酒中,搅令和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