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】 渐进
【全拼】 jiànjìn
【释义】
  • 谓倡始。

    《公羊传·隐公元年》:“此其为可褒奈何?渐进也。”何休注:“渐者,物事之端,先见之辞。去恶就善曰进。”陈立义疏引俞樾《公羊平议》:“如何説以渐进为倡始。先归则止,是褒其始与公盟耳。”汉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观德》:“诸侯与盟者众矣,而仪父独渐进。”

  • 逐渐进展。

    《老残游记》第十回:“然其兴也渐进,其灭也潜消,南方之强也。”鲁迅《坟·我之节烈观》:“这表彰节烈,却是全权都在人民,大有渐进自力之意了。”

  • 【例句】 1、在政治上, 英国喜欢渐进而不喜欢革命.
    2、 这是个渐进的过程,涉及到方方面面。
    3、 整体主义者反对渐进方法,认为它太温和。
    4、 通常起病渐进,伴有厌食,昏睡。
    【反义词】 1.渐进 - 保守

    【保守】释义:

  • 保卫守护。

    《战国策·齐策六》:“燕将惧诛,遂保守聊城,不敢归。”《南史·陈始兴王叔陵传》:“叔陵聚兵仅得千人,欲据城保守。”《三国演义》第五三回:“孔明曰:‘非云长不可。’即时便教云长前去襄阳保守。”郭沫若《鸡之归去来》:“但那只雄鸡是一匹好斗的军鸡,把笼子保守得就象一座难攻不破的碉堡。”

  • 保护;保藏。

    唐裴鉶《传奇·陶尹二君》:“凝神而神爽,养气而气清;保守胎根,含藏命带。”宋沉括《梦溪笔谈·神奇》:“今宋朝第六帝也,更后九年,当有疾。汝可持吾药献天子。此药人臣不可服,服之有大责,宜善保守。”

  • 保住,保持使不失去。

    宋王安石《上时政疏》:“盖夫天下至大器也,非大明法度,不足以维持;非众建贤才,不足以保守。”明王守仁《传习录》卷一:“汝若真为那个驱壳的己,必须用这箇真己,便须常常保守着这箇真己的本体。”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三七:“他很谨慎的保守他的出身的秘密。”丁玲《自杀日记》:“我死去,我的心是很平静的,世界也仍然保守平静。”

  • 特指维持旧状态,不求改变或改进。

    梁启超《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》第三章第二节:“北派喜保守,南派喜破坏。”梁斌《红旗谱》八:“人,一上了年纪,就爱固执己见,偏重保守了!”浩然《艳阳天》第五一章:“焦振茂说:‘也不算我落后保守,这件事情,我有一定之规。’”


  • 2.渐进 - 急进

    【急进】释义:

  • 急速前进。

    《后汉书·段熲传》:“熲急进,与晏等共追之於令鲜水上。”唐李靖《李卫公问对》卷上:“利而诱之,乱而取之,老生不知恃勇急进,不意断后,见擒於陛下,此所谓以奇为正也。”

  • 急求晋升。

    《后汉书·班彪传论》:“﹝班彪﹞行不踰方,言不失正,仕不急进,贞不违人。”

  • 犹激进。

    鲁迅《书信集·致李桦》:“在上海的喜欢木刻的青年中,确也是急进的居多。”蒋光慈《鸭绿江上·弟兄夜话》:“江霞本来的性格就是很急进的,当然不能立于例外了。”


  • 3.渐进 - 稳健

    【稳健】释义:

  • 稳而有力。

    唐李肇《唐国史补》卷上:“马取稳健,不择毛色。”浩然《艳阳天》第一一三章:“他说着,迈着稳健有力的脚步,朝前走去。”

  • 稳重,不轻浮冒失。

    孙中山《社会主义之派别与方法--对中国社会党演说词》:“厥后学説精进,方法稳健,咸知根本之解决,当在经济问题。”邹韬奋《抗战以来》六一:“我的妻有着稳健的性格,不赞成我在开会前出走,也极力劝我不要过于气愤,我也接受了她的好意。”老舍《我怎样写<二马>》:“人的思想不必一定随着年纪而往稳健里走,可是文字的风格差不多是‘晚节渐于诗律细’的。”


  • 【相关词】  渐冻人  渐冻人症 东渐 东渐西被 乱花渐欲迷人眼 云母屏风烛影深,长河渐落晓星沈 云母屏风烛影深,长河渐落晓星沉。嫦娥应悔偷灵药,碧海青天夜夜心。 兰芷渐滫 南顿北渐 即里渐里 大渐 大渐弥留 奸渐 害渐 平渐 循序渐进 微渐 情窦渐开 慎防杜渐 方鸿渐
   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