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会晤】释义:
会面。
宋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:“无由会晤,不任区区嚮往之至!”明吴承恩《祭卮山先生文》:“过承遣使,锡以教言,会晤参差,尔时不以为恨。”郭小川《夜进塔里木》诗:“今夜啊,终要与你会晤!”
【会见】释义:
会同朝见。
《后汉书·第五伦传》:“﹝建武﹞二十九年,从王朝京师,随官属得会见,帝问以政事,伦因此酬对政道,帝大悦。”
跟别人相见。
《周书·王褒传》:“白云在天,长离别矣,会见之期,邈无日矣。”宋苏轼《与何浩然书》:“未即会见,千万珍重。”冰心《晚晴集·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周总理》:“一次的会见,就给我们以毕生难忘的印象。”
有时用于外交场合。
《光明日报》1989.2.26:“国家主席杨尚昆今天晚上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布什总统。”
将会见到。
《晋书·索靖传》:“靖有先识远量,知天下将乱,指洛阳宫门铜驼,叹曰:‘会见汝在荆棘中耳!’”元沉禧《一枝花》套曲:“会见悬鱼袋,行看佩虎符。”
【会面】释义:
会见,见面。
《古诗十九首·行行重行行》:“道路阻且长,会面安可知。”唐钱起《落第刘拾遗相送东归》诗:“出处离心尽,荣枯会面稀。”魏巍《东方》第三部第十章:“战士们也都纷纷地围拢过来,来看这一对老战友的会面。”
【晤面】释义:
见面。
《花月痕》第四三回:“采秋为是荷生密友,素来晤面,就延入内室。”丁玲《一九三○年春上海(之一)》:“他常常把自己关在亭子间里,逃避她的晤面。”阿英《流离·又是几番的漂泊》:“今天再和稼轩晤面。”
【相会】释义:
相见;会面。
《左传·桓公二年》:“特相会,往来称地,让事也。”宋苏轼《与欧育等六人饮酒》诗:“记取六人相会处,引杯看剑坐生风。”《醒世恒言·薛录事鱼服证仙》:“一年只许相会一度,正是七月七日。”淮剧《蓝桥会》:“五年久别重相会,千头万绪理不清。”
【碰头】释义:
犹磕头。
《红楼梦》第四四回:“那小丫头子已经吓的魂飞魄散,哭着只管碰头求饶。”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六回:“后来贾大少爷请教他道:‘明日召见,门生的父亲是现任臬司,门生见了上头要碰头不要碰头?’”
会面;见面。
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八回:“拉达受了钦差的吩咐,有心要叫过道臺做拉马,他二人竟其没有一天不碰头两三次。”邹韬奋《萍踪寄语》七:“原来他也是本刊的一位热心读者,说久就渴想见见我的,我们在国内无缘晤面,觉得在他乡无意中碰头,欣喜过望。”沙汀《闯关》一:“偶然的碰头和偶然的别离同样使得他们兴奋。”
【碰面】释义:
1. 见面;会见。如:他俩已好久没有碰面了。【谋面】释义:
谓察颜观色。
《书·立政》:“谋面用丕训德,则乃宅人,兹乃三宅无义民。”蔡沉集传:“谋面者,谋人之面貌也。”孙星衍疏:“谋面者,《周书·官人解》有考言观色。”一说见于省吾《双剑誃诸子新证》。
见面;相识。
清周亮工《<袁周合刻稿>序》:“吾邑袁圣衣太史与金陵周子仍叔,素未谋面也。”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九回:“陶子尧虽久在山东,同王道臺却是从未谋面。”杨沫《乡情》:“万没有料到,从未谋面的故乡人民,正在阴雨泥泞中,打着雨伞在公社的院里院外等待他们远方游子的归来。”
【告别】释义:
辞行;辞别。
《后汉书·郅恽传》:“惲於是告别而去。”宋苏轼《东坡志林·僧伽何国人》:“吾妻沉素事僧伽谨甚。一夕,梦和尚告别,沉问所往,答曰:‘当与苏子瞻同行。’”明朱有燉《义勇辞金》第四折:“将书与曹公告别,把府库封缄密者!”萧红《手》:“并没有人和她去告别,也没有人和她说一声再见。”
离别;离开。
唐杜甫《酬孟云卿》诗:“相逢难袞袞,告别莫匆匆。”魏巍《东方》第五部第三章:“在北京城飘满槐花浓香的时节,他们告别了祖国,重又踏上朝鲜的土地。”《十月》1982年第6期:“在告别人生之前,要最后体味一下生活赐与人的芳香。”
特指和死者最后诀别,以示哀悼。
巴金《探索集·怀念烈文》:“我没有向他的遗体告别,但是他的言行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。”
【相逢】释义:
彼此遇见;会见。
汉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跳丸剑之挥霍,走索上而相逢。”唐韩愈《答张彻》诗:“及去事戎轡,相逢宴军伶。”宋王易简《水龙吟》词:“看明璫素袜,相逢憔悴,当应被,薰风误。”清徐士銮《宋艳·奇异》:“举世无知音,今夕相逢,岂天假真缘耶。”
【送别】释义:
送行;告别。
唐祖咏《别怨》诗:“送别到中流,秋船倚渡头。”元张昱《赠沉生还江州》诗:“客里登临俱是感,人间送别不宜秋。”碧野《芦沟桥情思》:“据说芦沟桥和西安的灞桥一样,古时都在桥边折柳送别。”